藝文散策 Youtube Facebook 聯絡我們
藝文散策
台灣,是一個多元的島嶼,孕育出豐富的人文藝術,
漫步在城鄉間的道路上,會發現有許多文化資產就在你我身邊。
也許是上千年的歷史脈絡、數百年的傳統技藝、跨世代的生活軌跡,
一個下午的時光,走訪一處藝文場域,
駐足探索,認識一座城市、一個小鎮的精采故事。

駁二藝術特區  打開倉庫群擁抱高雄港

2024-05-08

駁二藝術特區

【必訪亮點】

  1. 各擁特色的三大倉庫群:蓬萊區、大勇區、大義區。
  2. 蒐集散布各處的大公仔地標、公共藝術。
  3. 從制高點「駁二塔」看園區與高雄港。

 

駁二藝術特區有三大倉庫群:蓬萊區、大勇區、大義區,沿著高雄港邊,占地非常廣大。駁二精采的地方,不只是在一座座倉庫裡的展覽、     歷史建築、公共藝術與     風格小店,前衛、實驗、創新才是駁二的精神,每次逛都會有新發現。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打通高雄藝文任督二脈

一場國慶煙火打開了一群倉庫,一個倉庫開啟了駁二藝術特區,如今成為高雄的藝文重鎮,這要從2000年說起。那一年,原本照例在台北舉辦的國慶煙火活動,第一次決定要辦在高雄,但哪裡有適合的場地呢?尋覓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長年被圍牆阻隔的高雄港區,竟然有一大片閒置的倉庫。

 

這個連高雄在地人都陌生的地方,引起一群藝術家的注意, 2001年,他們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從P2倉庫、C5倉庫、月光劇場三棟起家厝開始著手整建修復。又為什麼叫「駁二」呢?和高雄港的運作方式有關。早年當大船千里迢迢把貨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高雄港之後,由於內港的水深太淺,無法讓大船駛入停靠,於是他們必須把貨物搬上小船、接駁到倉庫去,P2就是當時的2號倉庫,「駁二」之名由此而生。

「駁二倉庫」是駁二藝術特區的開端。

 

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正式接管駁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造計畫,26座倉庫接力開放,導覽人員說:「駁二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有機式的開發,一棟一棟準備好就開放,才變成今天所看到的駁二版圖。」按圖索驥,若要細細走一遍,怕是一整天都不夠。

 

縱貫線終點看鐵道文化

我們的駁二之旅從七賢路上很有歷史的「高雄港」牌樓開始。早年高雄人都知道如果走到牌樓這裡就要掉頭了,因為前方的高雄港是管制區,非港區工作人員不得進入,若要打開神祕的高雄港,很適合從這裡──

「蓬萊區」展開。

工人漁婦大公仔是駁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之一。

 

蓬萊區最有人氣的莫過於站在蓬萊路兩側的工人大公仔和漁婦大公仔,想拍張照,會發現不管從正面或背面都看不到臉,原來他們代表的是高雄人埋頭苦幹,默默耕耘的做事精神,象徵了高雄人質樸、堅毅、韌性的特質;而工人和漁婦也表現出高雄工業都市及海洋城市的文化意涵。

 

導覽人員提醒:「我們會建議大家來到駁二不只是看倉庫裡有什麼展覽,更建議可以從外觀開始看。」斜屋頂造型的是日治時期的倉庫,這裡還看到地面上保留了鐵軌,沿著軌跡會來到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的扇形鐵道廣場,如果從空中俯瞰,就會看出呈放射狀的鐵道支線,早年縱貫線鐵路來到終點高雄之後,為了把貨物分門別類運輸到港口去,開闢了許多條五分車軌道,而高雄鐵路運輸的起點,就在這個地方。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保留下早年的鐵軌,也成為鋼雕藝術展區。

 

鐵道文化園區除了敘述一段鐵道史,大片草坪也成為藝術家現地創作的舞台,講的是高雄另一個產業,拆船業與鋼鐵業。二戰結束後,為清除海底的大量沈船,高雄興起     這兩項產業,將打撈起的船艦上的鋼鐵、機械等再次利用。而駁二將代表城市的鋼鐵產業,透過藝術的方式呈現,舉辦「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邀請藝術家利用鋼材在廣場上創作並留下作品。

 

若想要完整了解台灣的鐵道發展,可以來逛「哈瑪星台灣鐵道館」,館內將台灣鐵道的南北縱貫4大線及糖、鹽、林、礦等8大支線,濃縮成逾百坪的動態模型,隨著小火車運行穿梭200處經典場景,環繞一圈就認識了台灣的鐵道發展。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裡面有完整的台灣鐵道文化介紹。

 

坐著什麼都不做就很棒

來到「大勇區」,這裡的倉庫群長得不一樣,兩層樓建築多是銀行承租使用。二戰過後,政府沒有經費做整個港區的重建,交由承租單位自由發展,這裡便成為銀行倉庫一條街。其中第一銀行高雄倉庫在2021年正式納入駁二版圖,成為駁二的第26棟倉庫,並於2023年改造為「駁二共創2號基地」,匯集創意能量,開放設計產業申請進駐,包括知名設計師聶永真第一個南部辦公室便選擇進駐在此。

 

大勇區也有到此必拍的地標。大幅彩繪牆面《車站2.0》由知名3D地景藝術家圖龍(蘇家賢)操刀,站在牆面中間就好像走出高雄車站準備探索這個城市,他在畫面中融入許多高雄元素,包括輕軌開通之後,也把輕軌列車也補進畫面中。彩繪牆的對面,抬頭會看見兩個可愛的人物坐在上方,他們是太空寶和圈圈寶,而作品名稱更可愛,叫作《一起坐著,甚麼也不做》,想要詮釋來到駁二的遊客的心情,只要坐在這邊吹吹海風、曬曬太陽、發個呆都很開心。

《車站2.0》與《一起坐著,甚麼也不做》兩件作品面對面,可以一起蒐集。

 

大勇區C5倉庫是駁二的門面,提供園區諮詢、售票、文創商品、展覽等服務。特別推薦駁二自辦展覽的全日套票,包括駁二當代館、動漫倉庫與舊事倉庫,只要150元就可以看三個展,超級划算。導覽人員也跟我們分享,駁二努力推動「藝術有價」的觀念,民眾願來越願意購票支持藝術展演活動,是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關於駁二藝術特區的各種資訊都可以來C5服務台詢問,旁邊的駁二「庫房」賣店則有許多文創商品。

 

「駁遊路」串聯兩大倉庫群

站在C5門口,可以看到對面另一個地景藝術《巨人的積木》,以貨櫃形狀組成的作品除了象徵高雄港貨櫃中心的角色,也有堆積木的好玩概念,尤其民眾出了捷運站遠遠看到它就知道是往駁二的方向,非常醒目。

《巨人的積木》也是駁二的地標之一。

 

接著走「駁遊路」就可以往大義區前進。這個有趣的諧音路名想要告訴遊客沿途的路面、牆面都有許多公共藝術,可以慢慢遊逛。走到途中會來到「駁二塔」,是整個園區的制高點,爬上塔頂俯瞰高雄港是另一種開闊的視角。而駁二塔前方便是線條優美,像海豚又像貝殼的大港橋,遊客可以越過船渠,快速抵達蓬萊商港區。

從駁二塔頂眺望駁二藝術園區、大港橋和高雄港視野絕佳。

 

續往前行看到平頂的倉庫群,代表是戰後才蓋的建築,就知道「大義區」到了。原本這裡的倉庫是縱深很長的建築體,在改造時決定把中間幾處切開變成廊道,營造出走進小巷裡探險的氛圍。這裡聚集了各種文創類型,有藝廊、咖啡館、藝術家駐村等,舊事倉庫和動漫倉庫也在這裡。

走在大義倉庫群之間,有巷弄裡尋寶的樂趣(左)。「舊事倉庫」把駁二與高雄的歷史融在展館裡(右)。

 

我們鑽進去尋寶,其中一間「有酒窩的lulu貓雜貨鋪」,光從外面看玻璃櫥窗就發現擺滿奇形怪狀的物件,原來這裡是一間藝廊,也是藝術家木殘的工作室。木殘是一位喜愛蒐集骨董與舊物的收藏家,而這些來自各地的物件也給了他創作靈感,以複合媒材為創作型式,他的作品有祖先像、紀念碑兩大系列,呈現出一種超現實風格。

藝術家木殘(右)分享他的創作理念。

 

「言成金工坊」則是青年創業的成功故事。駁二推動文創人才回流計劃,補助入選者室裝費打造品牌店面,並提供每月駐市金作為空間營運資金,讓即將走入市場發展的文創品牌可以來到這裡試水溫,還有機會成為駁二的合作店家。言成金工坊的創辦人洪明雄傳承父親的打金手藝,弟弟洪明輝更曾是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金工國手,他們以生活化的小東西為靈感,創造出精巧可愛的飾品。遊客來到這裡除了可以客製化戒指、耳環、項鍊,還可以動手體驗金工創作的樂趣。

言成金工坊將金屬工藝年輕化與生活化。洪明輝的「好事多多」系列以台灣人喝養樂多的各種方式為靈感。

 

來到駁二藝術特區,可以看到有歷史感的建築、現代化的展覽與風格小店,這正是駁二衝突又有趣的地方,駁二始終想要傳達三件事:前衛性的藝術、實驗性的場域、充滿創意與創新。經歷20多年,蛻變後的駁二藝術特區真正打開了高雄港。

 

駁二藝術特區

友站連結

贊助單位-日月光投控旗下子公司

聯絡資訊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

TEL:(02)2691-5577 FAX:(02)2691-5192

Mail:ce.service@asehome.com

Copyright @ 2024 ASE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