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人入侵地球」十分嚴重,在歐洲,寵物(當然以毛小孩為主)每年的養育費用可供全球十億營養不良、飢餓的人群溫飽;日本毛小孩的數目,大於15歲以下的人口數。汪星人增加,也根本影響了產業消長。十年前,我曾指導研究生探討少子化對產業的影響,以大台北區電話簿的黃頁,比較1995與2005嬰幼兒用品店、玩具店、寵物店、獸醫診所家數的變化。結果非常明顯,彼消我長。
不過十餘年前,只要走進傳統市場,一定有一、二家嬰兒衣服及玩具店;現在這兩種店幾乎全面退出傳統市場,而寵物店、獸醫診所則是ㄧ家家的開,門面越來越大、設備越來越豪華舒適。以獸醫診所而言,其乾淨、明亮,絕不亞於一般診所。大賣場的寵物用品及食品區,常大於嬰兒用品區,且寵物店的用品,不論是狗鍊或狗的「嬰兒車」,皆價格非凡,有的比嬰幼兒用品還高一籌。
為什麼我們會愛上從前令人畏懼的「狼兄弟」呢?(狼與狗基因99%以上相同)因為狗是所有動物中,最能精準判讀主人情緒的物種。凡是養過狗的朋友都有經驗,毛小孩非常清楚如何與家中成員互動。哪位會幫牠洗澡、哪位喜歡抱牠、哪位不太理人,或可上哪位的床互擁共眠……也因此,最能療癒人的情緒。所以療養院、精神院或孤兒院,常用毛小孩作為治療犬。既然地位高升至了「醫療者」,成為「汪星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只一位朋友,因為和愛犬感情太深,在毛小孩離世的時候痛不欲生,坊間的毛小孩葬儀社及墓園(北台灣就超過五處),也就應運而生。這就是為什麼近來虐狗就是犯法,吃狗肉成為萬惡不赦的原因。也有吃狗肉的朋友不服氣的說,豬也不比狗笨,只是長相比較不可愛,所以人可吃豬,卻不准吃狗,實在沒道理。只是現代社會已把「狗」視為「人」了,人當然不能吃人,不准殺狗,也就沒法子了。
近代社會為何讓汪星人如此侵門踏戶?簡單的說是因為,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需要愛及被愛,更「賤」一點的說,需要被需要、被依賴,才感覺自己的存在及重要。養魚、養貓的效果不如養狗,是因為狗高度依賴主人(主人也依賴毛小孩的情感),養狗真的很麻煩,就像養一個真正的小孩一般,每天都要照顧。因此狗旅館也一間間的開,狗的專屬餐廳、游泳池,也就不稀奇了,在日本還看到犬的專屬溫泉及蛋糕店。
台灣及日本越來越不養小孩,只好養狗,養狗不養人的唯一好處是,小孩不能隨意丟棄,狗似乎可以,所以台灣到處有流浪犬,各縣市的所謂「可愛動物之家」,也充滿了飼主丟棄的犬隻。為了避免「汪星人」反撲,避免哪一天棄狗與棄小孩同罪,還是要鼓勵大家多結婚、多生小孩、多交朋友,感情交融、相互依賴,而不僅受汪星人牽制。
如果社會再不投入更多資源以支持家庭,人們不再用更多的心力培養親情及友情,那麼外星人是否侵入地球不得而知,但汪星人更大舉侵佔人們的心靈,已是必然。
———————————–
楊志良
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為公共衛生學者、行政院前衛生署署長,目前為亞洲大學教授,以及擔任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及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長期從事公共衛生教學及研究。任職衛生署長時,批判時局,挑戰權威,被稱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卸任後,不改其志,面對台灣社會問題,勇於提出建言,希望台灣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