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散策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Threads 聯絡我們

日月光環保議題辯論賽 武陵高中、東吳大學分獲高中、大學組冠軍

由銘傳大學法律學院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合辦的「2017日月光環保議題辯論比賽」,經過四天激烈比賽,今天(26日)舉行頒獎典禮,比賽結果武陵高中擊敗建國中學,勇奪高中組冠軍、獲得5萬元獎金及獎盃乙座,東吳大學則擊敗政治大學,獲得大學組冠軍,獲得6萬元獎金及獎盃乙座。
 
「2017日月光環保議題辯論比賽」名次為,高中組冠軍武陵高中、亞軍建國中學、季軍華江高中、殿軍內湖高中。大學組冠軍東吳大學、亞軍政治大學、季軍台灣大學、殿軍淡江大學。


 「2017日月光環保議題辯論」比賽結束,桃園武陵高中勇奪高中組冠軍,由環保署化學局副局長陳淑玲(左起)頒發5萬元獎金及獎盃乙座給劉禹彤、黃脩閔、黃種賢與葉爾翔。
 


「2017日月光環保議題辯論」比賽結束,東吳大學獲得大學組冠軍。由環保署化學局副局長陳淑玲(左起)頒發6萬元獎金及獎盃乙座給曾厚恩、林聖偉、胡善詠與陳文謙。
 
環保署化學局副局陳淑玲在頒獎致詞時說,以前外界以為環保署業務只是空氣、水、廢棄物等汙染,但自從雞蛋含戴奧辛、鹹酥雞含工業用碳酸鎂等層出不窮的食安事件發生後,外界才知道原來食安事件也與環保習習相關。
 
「食品安全無國界!」陳淑玲說,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世界各國重視,需要跨國共同找出解決辦法,國內也需要衛福部、環保署、農委會、法務部等多個政府單位共同努力,以維護國民身體健康。
 
此次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銘傳大學舉辦環保議題辯論比賽題目「食品安全應以源頭物料管制為主/應以食品內容管制為主」,她表示樂見企業、學界攜手舉辦辯論賽方式,對政策提出建言,也希望參與學生未來能從辯論中獲得的資訊,將環保概念散布發酵到民間。

獲得冠軍的東吳大學最佳辯士曾厚恩表示,非常感謝辯論賽的舉辦,透過辯論賽讓他對食安問題有更深一層了解,知道食品履歷的重要、知道如何從QRcode就可得知食品履歷、知道不肖業者是如何使用違禁工業化學品在鹽酥雞,也因為比賽讓他體驗社團如何培訓、研究食安議題該從何入手。

獲得高中組冠軍的武陵高中最佳辯士黃脩閔表示,原本對食安問題「一竅不通」,但透過辯論讓他們團隊從蒐集資料、組隊培訓、反覆練習,模擬對手,並曾參加蘇州盃、菁英盃等多次比賽,終於奪得此次冠軍。   
 
曾厚恩說,他今年大四,未來想考司法官、律師,辯論賽對他幫助很大,而黃脩閔今年高三已推甄考上台大法律系
 

523世界烏龜日 日月光與興大食蛇龜保育團隊共同守護台灣龜寶

5月23日是世界烏龜日,「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今(23)日齊為食蛇龜發聲。日月光集團自2016年起持續贊助國立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共計370萬元,支持食蛇龜及山林保育,為國內第一個大筆贊助、全力支持食蛇龜保育的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特別選在世界烏龜日,於中興大學舉辦「守護食蛇龜-公益捐贈記者會」,盼喚起大眾一同關注面臨危機的食蛇龜,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現場致贈紀念琉璃作品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以表達謝意;日月光集團吉祥物「阿明哥」與食蛇龜人偶「阿食」也一起出席相挺。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舉辦「守護食蛇龜-公益捐贈」記者會,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林浚南總監(左)代表基金會與中興大學薛富盛校長(中)、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右)共同完成公益捐贈儀式。
 
「保育食蛇龜需要大家一起來!」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表示,他長這麼大最近才知道世界有「烏龜日」,主要就是世界上有許多烏龜瀕臨滅種的危機,其中食蛇龜由於人為肆意捕捉及環境遭破壞,使食蛇龜數目快速減少,亟需全民共同關注及保育,他感謝日月光集團認同中興大學保護食蛇龜的核心理念,並與中興大學共同投入保育食蛇龜的努力。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表示,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也是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曾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由於其分布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棲息環境因開發而逐漸消失,使食蛇龜生存漸受威脅,然而近年食蛇龜面臨的最大危機,卻是人為商業炒作、盜獵及走私,導致野外數量大幅下降,保守估計七成以上的族群量已消失。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表示,食蛇龜面臨的最大危機,是人為商業炒作、盜獵及走私。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保育專員廖珠宏說,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全球受盜獵威脅最嚴重的龜鱉動物包括,食蛇龜、安哥洛卡陸龜、羅地島長頸龜等三種,龜已成為野生動物非法盜獵與走私的最愛,成為許多國家必須共同面對的災難,國內食蛇龜近十年走私查獲數量已破上萬隻,由於盜獵走私的過程對動物造成極大壓迫與傷害,被查獲時多數個體健康狀況極差,常有脫水、皮膚及甲殼外傷、內出血等症狀,死亡率極高,而倖存的食蛇龜更需數月才能逐漸恢復。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指出,綠色企業-日月光集團這二年來,透過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持續贊助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用實際行動支持食蛇龜復育工作,今年合作方向邁入新的里程碑,保育團隊將積極走訪偏鄉校園並與社區合作,藉由環境教育、推廣友善耕作等方式,讓居民認同野生動物保護的核心理念,進而讓社區居民成為守護食蛇龜及山林環境的主要力量,為食蛇龜留存生存空間。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表示,非常感謝日月光集團的幫助與奧援,以及林務局、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台中市農業局、台北市立動物園、中興大學獸醫學系等單位的長期支援和鼓勵,共同為食蛇龜與台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也是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

523世界烏龜日 日月光與興大食蛇龜保育團隊共同守護台灣龜寶

5月23日是世界烏龜日,「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今(23)日齊為食蛇龜發聲。日月光集團自2016年起持續贊助國立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共計370萬元,支持食蛇龜及山林保育,為國內第一個大筆贊助、全力支持食蛇龜保育的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特別選在世界烏龜日,於中興大學舉辦「守護食蛇龜-公益捐贈記者會」,盼喚起大眾一同關注面臨危機的食蛇龜,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現場致贈紀念琉璃作品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以表達謝意;日月光集團吉祥物「阿明哥」與食蛇龜人偶「阿食」也一起出席相挺。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興大學舉辦「守護食蛇龜-公益捐贈」記者會,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林浚南總監(左)代表基金會與中興大學薛富盛校長(中)、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右)共同完成公益捐贈儀式。
 
「保育食蛇龜需要大家一起來!」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表示,他長這麼大最近才知道世界有「烏龜日」,主要就是世界上有許多烏龜瀕臨滅種的危機,其中食蛇龜由於人為肆意捕捉及環境遭破壞,使食蛇龜數目快速減少,亟需全民共同關注及保育,他感謝日月光集團認同中興大學保護食蛇龜的核心理念,並與中興大學共同投入保育食蛇龜的努力。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表示,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也是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曾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由於其分布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棲息環境因開發而逐漸消失,使食蛇龜生存漸受威脅,然而近年食蛇龜面臨的最大危機,卻是人為商業炒作、盜獵及走私,導致野外數量大幅下降,保守估計七成以上的族群量已消失。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副教授吳聲海表示,食蛇龜面臨的最大危機,是人為商業炒作、盜獵及走私。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保育專員廖珠宏說,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全球受盜獵威脅最嚴重的龜鱉動物包括,食蛇龜、安哥洛卡陸龜、羅地島長頸龜等三種,龜已成為野生動物非法盜獵與走私的最愛,成為許多國家必須共同面對的災難,國內食蛇龜近十年走私查獲數量已破上萬隻,由於盜獵走私的過程對動物造成極大壓迫與傷害,被查獲時多數個體健康狀況極差,常有脫水、皮膚及甲殼外傷、內出血等症狀,死亡率極高,而倖存的食蛇龜更需數月才能逐漸恢復。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指出,綠色企業-日月光集團這二年來,透過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持續贊助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用實際行動支持食蛇龜復育工作,今年合作方向邁入新的里程碑,保育團隊將積極走訪偏鄉校園並與社區合作,藉由環境教育、推廣友善耕作等方式,讓居民認同野生動物保護的核心理念,進而讓社區居民成為守護食蛇龜及山林環境的主要力量,為食蛇龜留存生存空間。
 
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表示,非常感謝日月光集團的幫助與奧援,以及林務局、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台中市農業局、台北市立動物園、中興大學獸醫學系等單位的長期支援和鼓勵,共同為食蛇龜與台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也是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之一。

鄉土文學作家吳晟 找回田野的生命力(有片)


影片來源/young農通訊提供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發行的《Young農通訊》日前前往彰化溪州,拜訪鄉土文學作家吳晟,在他的帶領下散步在「純園」,微風徐徐,滿眼綠意,周遭都是一整片樹林和稻田,彷彿溫柔的擁抱著每一個人。

吳晟長期以來關注台灣生態環境,他以農業角度,提出守護生態環境的方法。

以下節錄自young農通訊專訪吳晟影音內容:

「第一個我們要真正知道,水源的可貴,我們要守護。」

「第二我們要來更進一步恢復以往的田野生機;田野的生機也就是開始要我們自我要求,我們就不用農業,不用化學藥劑,我們純粹用自然的耕作方式,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已經三年了,其實已經很確定可行。」

吳晟為了一圓森林夢與追念母親,以無毒方式平地造林,使「純園」一如其名,既簡單又純淨。為了守護水源,吳晟和女兒吳音寧與溪州一帶農友集結,成立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公司,期望讓更多人了解水源的可貴。

日月光舉辦「寶寶音樂會」慶祝母親節

 


5月14日為母親節,在這個感謝母親恩情、充滿光輝的日子裡,日月光集團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於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辦「日月光寶寶音樂會」,並同時舉行「親親媽咪攝影活動」鼓勵員工穿著親子裝參與音樂會,現場也邀請到高雄市政府尹立局長、社會局姚雨靜局長,與在場的親子同樂。音樂會現場來了將近600個家庭,逾900個孩子,擺出最溫馨的pose與最親愛的媽咪拍照,藉由此活動表達對媽媽的感恩之情,也凝聚日月光大家庭,創造親子間的共同回憶。

今年的「寶寶音樂會」主題為「音樂魔法點線面」並演奏經典曲目《魔法師的學徒》,因此日月光延續音樂會的奇幻主軸,特別於開場前安排了大型魔幻泡泡秀,現場孩子們快樂的在無毒泡泡裡穿梭玩樂,也邀請媽媽抱著寶寶們進入大泡泡裡,體驗被泡泡包圍的魔幻感。

 

「寶寶音樂會」以魔法師的故事揭開序幕,透過高雄市交響樂團精湛演出經典曲目,並加入更多戲劇、影像與互動表演等元素,再加上不斷變換的光影效果,帶給孩子更豐富的聽覺、視覺,以及參與性的互動體驗。現場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看著、聽著,偶有的笑聲、哭啼聲,和爸媽安撫孩子的低語聲,與現場交響樂共譜最特別的「親子樂章」。

「日月光寶寶音樂會」現場也邀請到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尹立局長與在場的親子同樂。尹立局長致詞時表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率先全國,自2013年起舉辦「小小阿瑪迪斯」音樂會,結合音樂與戲劇表演,培養孩子對藝術欣賞的品味,並打破傳統的音樂會形式,讓家長可以抱著0~3歲的孩子一同欣賞音樂演出,使「寶寶音樂會」成為每年一度南部地區親子界的一大盛事,至今已第五年,此次母親節與日月光合作,透過企業包場,期望讓更多家庭帶著孩子來欣賞。

 

社會局姚雨靜局長致詞時表示,台灣社會正面臨少子化的挑戰,非常高興看到日月光集團鼓勵員工生育,為台灣人口提供卓越的貢獻,也突顯集團重視員工福利,讓員工享有穩定安全的生活,願意放心生育,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日月光李叔霞資深處長表示,很高興能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母親節當天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日月光高雄廠一共2萬5千名員工,女性同仁一共11,469位,2002年至今成為母親的同仁就有逾4,640位。這數字代表著日月光有非常多位偉大的母親,得同時肩負著工作和照顧家庭的重任,對母親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子女的未來更重要,因此她們為了孩子努力工作打拚,非常讓人敬佩,能夠在母親節當天舉辦「日月光寶寶音樂會」,藉由此活動讓孩子對辛苦的母親表達感謝,也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親對他們的關愛,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期望每個加入日月光大家庭的成員,都能安心成家,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日月光集團表示,日月光特別重視員工的工作、生活,也透過社團、各廠區舉辦各式親子活動,如家庭日、親子繪畫比賽、親子大露營、親子籃球活動等,讓員工能選擇喜歡的活動參加,希望員工的身心靈都能達成平衡,讓員工感受日月光大家庭的溫暖!

 

王文華:我們都是重要的他人

 出了高鐵站,接我們的是年輕的教練,他自己的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但話語間談的全是他的學生,一位從山上部落搬進城市,在他手下發光發熱的女孩。

 「她真的很棒,我教她的動作,她會一練再練,練會了,就主動替我去指導其他孩子。」

 「別人在嬉鬧時,她會請大家別鬧,我偷偷在道場外聽她維持秩序的聲音,眼眶都會溼溼的。」

 教練說到這裡,眼眶好像又溼了,他口中的孩子,是個讓人心疼的女孩,練習特別認真,舉止特別穩重,她練這些的目的,就為了能得獎,然後把獎學金拿回家給父親貼補家用。

 我們迫不及待想見見她。到了學校,這女孩果然長得英姿煥發,真有古代俠女的風範,問她天天這麼練,不累嗎?她看了教練一眼:「他都叫我們要忍耐,只有比別人多忍耐,上場才能比別人撐得更久,打得更好。」

 她說的我懂,她的父親無酒不歡,屢次到校來亂,教練是唯一懂她的人,帶著她南征北討,用柔道建立她心中最堅強的防線,也希望她能用這項才藝,重新打造自己的人生,教練是她人生裡,最重要的他人。

 這樣的孩子,我最近見了許多位,那是拜一個訪視的緣份,我能在幾個縣市裡探訪平時不曾去的角落,遇見好多好多很棒的孩子。

 我見到一位腦麻的孩子,在父親日夜守護下,自學英語與音樂,他的活潑與外向,與他的際遇無法畫上等號,因為父親相信他會,因為他就會。

 一個全盲的孩子,在阿公的愛裡,成了爵士鼓高手,高齡的阿公除了當起孫子的眼睛,更默默的成了學校裡全職的志工,他幫助的對象,除了自己的孩子,擴及全校的孩子,甚至島內任何一位孩子的點字機壞了,都能找阿公幫忙。

 不管是阿公、父親或教練,他們都是這些孩子生命裡最重要的他人。

 重要他人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最重要的影響人物,包括了師長、雙親或其他長輩,這些人會藉著保護或給予獎懲來幫助小孩的成長。

 家境困頓不是真正的貧困,沒有背後支持的力量,那才是真正的窮困。我們都能當重要的他人,不管是對自己或他人的孩子,願意給他們支持的力量,他們才能展現自信,激發出無限的能量。

———————————————————————-
王文華
畢業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白天開心當小學老師,回家窗前寫童話。曾獲第四屆牧笛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首獎、金鼎獎。
著有《首席大提琴手》、《滑世代的幸福教養課》、《做孩子的學習好夥伴》、《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系列等書。
歡迎造訪他的臉書─「王文華的童話公園」,他會很開心的跟你講故事喔!

 

日月光舉辦「寶寶音樂會」慶祝母親節

   
 5月14日為母親節,在這個感謝母親恩情、充滿光輝的日子裡,日月光集團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於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辦「日月光寶寶音樂會」,並同時舉行「親親媽咪攝影活動」鼓勵員工穿著親子裝參與音樂會,現場也邀請到高雄市政府尹立局長、社會局姚雨靜局長,與在場的親子同樂。音樂會現場來了將近600個家庭,逾900個孩子,擺出最溫馨的pose與最親愛的媽咪拍照,藉由此活動表達對媽媽的感恩之情,也凝聚日月光大家庭,創造親子間的共同回憶。 

今年的「寶寶音樂會」主題為「音樂魔法點線面」並演奏經典曲目《魔法師的學徒》,因此日月光延續音樂會的奇幻主軸,特別於開場前安排了大型魔幻泡泡秀,現場孩子們快樂的在無毒泡泡裡穿梭玩樂,也邀請媽媽抱著寶寶們進入大泡泡裡,體驗被泡泡包圍的魔幻感。

「寶寶音樂會」以魔法師的故事揭開序幕,透過高雄市交響樂團精湛演出經典曲目,並加入更多戲劇、影像與互動表演等元素,再加上不斷變換的光影效果,帶給孩子更豐富的聽覺、視覺,以及參與性的互動體驗。現場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看著、聽著,偶有的笑聲、哭啼聲,和爸媽安撫孩子的低語聲,與現場交響樂共譜最特別的「親子樂章」。 
 

「日月光寶寶音樂會」現場也邀請到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尹立局長與在場的親子同樂。尹立局長致詞時表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率先全國,自2013年起舉辦「小小阿瑪迪斯」音樂會,結合音樂與戲劇表演,培養孩子對藝術欣賞的品味,並打破傳統的音樂會形式,讓家長可以抱著0~3歲的孩子一同欣賞音樂演出,使「寶寶音樂會」成為每年一度南部地區親子界的一大盛事,至今已第五年,此次母親節與日月光合作,透過企業包場,期望讓更多家庭帶著孩子來欣賞。 

社會局姚雨靜局長致詞時表示,台灣社會正面臨少子化的挑戰,非常高興看到日月光集團鼓勵員工生育,為台灣人口提供卓越的貢獻,也突顯集團重視員工福利,讓員工享有穩定安全的生活,願意放心生育,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日月光李叔霞資深處長表示,很高興能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母親節當天舉辦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日月光高雄廠一共2萬5千名員工,女性同仁一共11,469位,2002年至今成為母親的同仁就有逾4,640位。這數字代表著日月光有非常多位偉大的母親,得同時肩負著工作和照顧家庭的重任,對母親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子女的未來更重要,因此她們為了孩子努力工作打拚,非常讓人敬佩,能夠在母親節當天舉辦「日月光寶寶音樂會」,藉由此活動讓孩子對辛苦的母親表達感謝,也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親對他們的關愛,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期望每個加入日月光大家庭的成員,都能安心成家,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日月光集團表示,日月光特別重視員工的工作、生活,也透過社團、各廠區舉辦各式親子活動,如家庭日、親子繪畫比賽、親子大露營、親子籃球活動等,讓員工能選擇喜歡的活動參加,希望員工的身心靈都能達成平衡,讓員工感受日月光大家庭的溫暖! 
 

 

日月光四年認購綠電  減排碳量約20座大安森林公園

日月光集團自2014年開始,連續四年認購綠電,今年2017年持續認購450萬度電,綠電認購累計達1,520萬度,等同減少碳排放量達8,02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20.6座大安森林公園,也就是66萬8千多棵樹一年的碳吸收量。

為此,台電高雄區營業處林錫儀處長特別前往日月光集團高雄廠頒發綠電認購證書,並表示感謝日月光集團連續四年來認購綠電,以行動支持再生能源推廣,綠色電價制度為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重要措施,期望有更多的企業與民眾一同加入,透過購買綠色電力,共同促進綠色能源發展。
 

                                      左起為日月光集團高雄廠易良翰副處長、蔡楊進處長、蘇炳碩處長、周光春資深副總、台電高雄區營業處林錫儀處長、黃春長業務副處長、
            余耀明設計經理、趙淑芬業務經理、鍾惠貞營業課長。


日月光集團高雄廠資深副總周光春表示,高雄廠在環境永續、節能減碳上不遺餘力,除了認購綠電外,每年以最嚴格的標準自我要求、不斷精進,在各廠區的節水節電專案執行下,2016年即省下超過1.7億度電,相當於57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因此也減少碳排放量逾9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236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吸收量。

周光春副總指出,高雄廠的2016年節水成績,也省下逾760萬噸用水,相當於3,040座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日月光將持續為節能減碳努力,善盡日月光的企業社會責任,並期望台灣綠色電力憑證制度能儘速上軌道,與國際接軌,亦能促進台灣達成溫減法之國家減量目標及對國際社會減碳之承諾。

日月光集團以實際行動實踐綠色承諾,透過興建與導入綠建築技術以達到節能減碳目標,截至目前已有6座取得「美國綠建築LEED標章」,包含高雄廠、中壢廠與上海總部,其中高雄廠更有3座取得最高等級白金級標章,日月光集團在「台灣綠建築EEWH標章」上共11座取得認證。

此外,高雄廠更導入清潔生產並與綠建築結合,累計已有5座廠房通過「綠色工廠標章」認證;近期高雄K24廠亦導入「建物碳足跡」,期許廠房從興建開始,如建材運輸、營建施工、乃至於日常使用、更新修繕、拆除廢棄等整個生命週期進行盤查與減量等,均能達到建物最大減碳效益。

日月光集團表示,不僅是高雄廠全面進行節能減碳專案,集團內包含中壢廠與海外各廠,也努力朝節能減碳目標邁進。

2016年整個日月光集團一共省下超過1.9億度電,相當於65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因此也減少碳排放量逾1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268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吸收量;在2016年節水的成效上,共省下逾1,511萬噸用水,相當於6,046座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日月光集團各廠的節能減碳專案將持續進行,並不斷研發與革新環境專案技術,以保護地球為己任,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情義

情義 

    每當有人介紹我是「環保人士」或長期從事「生態工作」,我都會渾身不自在。因為這介紹並不確實。

    不愛連署反對甚麼,不曾出席與環境生態有關的記者會或公聽會,也甚少直接現場參與環境運動。我以為,關心環境或生態不是去「做」甚麼,而是人性情義的自然流露。

    若我們充分了解,環境或生態其實如同對我們很好的父母、師長或朋友,感恩都來不及了,應該不至於去傷害他們吧。因此認為,充分了解環境、生態與我們的關係,比起議題性的抗議或相關運動還要重要。

    我們與萬物同生共榮的一起生存、生活於環境這片舞台上。環境給我們陽光空氣水五穀雜糧蔬果魚肉,如同母體,供給我們各種生命養分,給我們生存的機會和生活的空間。而一起在這片舞台上生活的各種生命,亦師亦友的和我們以毫細相牽、層級相疊的關係形成微妙的生態平衡網絡。

    這套由環境支持的生態網絡,是大自然隨機隨緣,並經過百萬年以上的試煉與累積,才有今日我們所見及享用的狀態。之間的玄妙,大概只能形容為是無所不能的神一手創造出來的。因此,有專家論述,宗教信仰的緣起,就是人們無可探索且無比浩瀚宏偉的大自然。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我進一步了解,這微妙的生態平衡網絡,若有任何傷損,即使發生在微不足道的網絡末端,都將破壞原有的整體平衡,導使整個系統重新洗牌,重新尋找新的平衡。這變動過程,將對網內所有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異動,甚或生存威脅。

    若我們看得懂、聽得見,萬物都是這套繁複網路系統中的一份子,人們不過其中之一,也許就不難從「天地父母」和「人定勝天」這兩組我們耳熟能詳的字詞中,意識到人們的自以為是和自我矛盾。

    當我們看懂了、聽見了,如同父母對我們好,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孝順父母,當環境、生態供給我們從生存、生活一直到生命的各種養分和機會,我們一定會想要回饋讓我們得以存在的環境和生態。

    這輩子從台灣這座高山大海的島國環境,及多種多樣的生態中,獲得許多養分,難免會在書寫或實際行動中,自然流露對天地大海、對萬物的情義,也許因而被認為是「做環保」或「做生態」,其實,只是回饋般的情義流露。

    廖鴻基  2017.05.02
 

             插畫作者/Olbee

—————————————————–
廖鴻基
1957年生,花蓮人,花蓮高中畢業。曾在沿海漁船上工作,曾經執行花蓮及墾丁海域鯨豚生態調查計畫,規劃賞鯨活動,創設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也曾在我們遠洋漁船及貨櫃船上作隨船報導。二十餘年海上生活,寫下《討海人》、《鯨生鯨世》、《漂島》、《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大島小島》、《海童》等二十餘部海洋文學作品。作品常見於各級教科書,也曾獲一些文學獎肯定。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支持屏東有機農業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支持屏東有機農業     銘泉農場與竹林農場辦體驗活動

【銘泉農場摘鳳梨】


銘泉農場男主人吳堅銘跟民眾介紹有機鳳梨的特色。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22日在屏東縣瑪家鄉「銘泉農場」及萬丹鄉「竹林有機農場」舉辦生態保育有機農業體驗教育活動。一早的大雨,沒有澆熄民眾的參加熱情,由農場主人帶領30多位民眾認識農場生態、親手摘有機鳳梨與蔬菜、並動手做鳳梨Pizza。屏東好山好水孕育的優質農產以及農場主人的熱情接待,都讓民眾留下深刻印象,更支持有助生態保育的有機農業。
 
此次活動報名民眾來自高雄市、台南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中市、台北市、新北市、台東縣、桃園市、及新竹縣共11縣市,從中隨機選取民眾參加,日月光集團研發副總方仁廣也偕太太跟公司同仁參加。上午抵達銘泉農場,農場主人吳堅銘介紹農場發展歷史,他跟民眾分享,有機鳳梨連老鼠都愛吃,農場樂見鳳梨與老鼠共生的生態,有機農業優點之一就是不傷害生物,有助生態復育。

民眾之後隨吳堅銘到鳳梨田認識田間生態並且摘鳳梨,大多數民眾都是第一次摘鳳梨,摘下鳳梨當下發出的清脆聲音,令民眾感到很有成就感,紛紛拿起手上鳳梨展示成果,頓時忘記摘鳳梨時手被葉片割到的不舒服。隨後,民眾繞到農場周邊了解生物環境,吳堅銘與太太謝美蓮說,隨著環境復育,農場生物樣貌愈來愈多元,有台北赤蛙、朱鸝鳥、五色鳥、各種蝴蝶等,沿途謝美蓮帶民眾摘過貓菜,再製作成沙拉,搭配民眾親手做的有機鳳梨Pizza當午餐。
 
第一次參加有機農業體驗活動的方仁廣說,本身是屏東農家子弟,因為工作關係跟農業已脫離許久,看到田間豐富且自然平衡的生態以及農民為農產品的付出與經營的用心,都讓他感動。方仁廣跟太太現場立即訂購一批有機鳳梨準備送人,未來他也要把有機農業及生態共生的理念,再跟更多同仁與合作企業主管分享,邀大家一起支持有機農業。


日月光集團研發副總經理方仁廣手拿生平第一顆親自摘的有機鳳梨。

臉書有38萬粉絲的知名插畫家楊勝智(傻笑鱷魚先生)也受邀到銘泉農場帶著民眾在農場牆壁彩繪以鳳梨為主題的壁畫。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表示,彩繪牆面日後可被農場用來讓遊客拍照打卡,彩繪的縮時攝影也會留給農場用於行銷,在體驗活動結束後繼續幫助農場推廣有機鳳梨,發揮長期效益。楊勝智指出,農民擅長種植作物,行銷可能相對較弱,他能用插畫協助農民,覺得很有意義;看到農民對農業的堅持與成果,也啟發身為雲林農家子弟的他未來想創建傻笑鱷魚農場的念頭。

 

【竹林農場拔青菜】
 
結束銘泉農場行程,民眾轉往竹林有機農場。農場主人黃淑女介紹農場歷史與生態,隨後帶著民眾步行到有機蔬菜園,開放民眾採摘青椒、高麗菜、小黃瓜、及大陸妹四種蔬菜。民眾一個個鑽入菜田中尋找目標,拔到想要的蔬菜發出的開心笑聲、被小黃瓜絨毛刺到的驚叫聲、呼朋引伴到別處拔菜的吆喝聲,在田中此起彼落。看到民眾開心,黃淑女現場加碼讓民眾多摘九層塔、青蔥、以及地瓜葉,有民眾拔青蔥時用力過猛而向後跌坐在田中,仍是滿臉笑容。最後人人都提了滿滿一袋蔬菜,滿載而歸。
 
住在嘉義民雄鄉的黃雅楓,當地也種了許多鳳梨,但她從來沒摘過,今天是人生第一次摘鳳梨。她說參加完活動,讓原本不會留意有機農業的她開始思考何謂有機,也明白不是農民宣稱不噴農藥、不除草就是有機農作,頂多只是友善環境的農法。       
 
另一位參加民眾、目前就讀國立旗山農工農場經營科二年級的黃伯正則表示,從小看老一輩種鳳梨或種稻總是習慣噴大量灑農藥,因為如果不噴農藥,病蟲害嚴重,收成不佳就會造成家中經濟收入短少。今天親自走訪有機農田,看到有機農作物只要照顧得好,也能有不錯收成,對身體和土地也更健康。他進一步說,家中農田在爺爺退休後就沒有繼續耕種,他未來想從事農業,不再讓家中農田荒蕪。
 
本次活動由豐年社南部辦公室協助執行,豐年社副社長蘇登呼指出,有機農業對生態保育相當有助益,有機農民挺生態保育,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決定挺有機農民,帶民眾到有機農場跟農民互動、體驗生態,也採購有機鳳梨與蔬菜給民眾,再搭配傻笑鱷魚彩繪與縮時攝影留給農民長期使用,都能實質幫助有機農業發展。


銘泉農場女主人謝美蓮(手拿麥克風者)教民眾摘過貓菜。   

友站連結

贊助單位-日月光投控旗下子公司

聯絡資訊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

TEL:(02)2691-5577 FAX:(02)2691-5192

Mail:ce.service@asehome.com

Copyright @ 2024 ASE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