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月份台灣出現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病例,政府因應疫情的趨勢,訂定各級學校、補習班的防疫規範,希望能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日月光文教基金會三年來持續支持的南投縣愛加倍家庭協會、全人教育關懷協會,以協會的在地性,用最直接的方式照顧、陪伴這群相對弱勢的孩子,除了輔導並提升他們的學業,同時在疫情期間,希望兩個協會透過課程與生活習慣的養成等方式,加強孩子們日常的防疫觀念,更確實把防疫落實在學習過程與日常生活中。
邱蘭月表示,疫情初期,口罩比較難取得的情況下,曾帶領文化健康站服務的長輩與協會內專任老師一起動手製作,提供給協會內的70位學生1人2個自製口罩套,拉長口罩的使用期限。在用餐方面,配合政府的防疫作法,將低、中、高年級的用餐時間錯開,確實保持室內的安全社交距離,並且針對教室內座位與用餐環境定時消毒。每天督促孩子穩定的配戴口罩、確實勤洗手等,不讓疫情影響協會內的服務工作。往後將定期安排主題教學,藉由戶外體驗學習結合老師的護理專業,培養孩子日常生活正確的衛生習慣。
徐月風說,針對小朋友的課後輔導安排,協會內一直以來都是以年級進行分流上課。基本上,在疫情期間,所有的課輔與活動安排,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做到陪伴、學習不能中斷,想辦法幫助這些孩子,提升學習成就,從而減輕學業帶來的心裡壓力。徐月風提到,山上小學跟埔里鎮內的學校,在學習的程度上有很明顯的落差。曾經有過一位在山上拿縣長獎的小朋友到鎮裡國中就讀,剛開始的段考成績平均只有40分,在協會的努力之下,學業已經跟上。今年有一位布農族古詩薪同學,錄取慈濟大學護理系五專部,並且獲得全額獎學金的資助,可以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安心完成學業,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