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散策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Threads 聯絡我們

響應世界地球日 日月光捐贈桃園市環保艦隊淨海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桃園市環保局於4月21日在許厝港濕地及大園竹圍漁港舉行「春季淨灘淨海」活動,桃園市長鄭文燦帶領近千名環保志工清理海岸,竹圍環保艦隊也出動13艘船及潛水員打撈水中垃圾,海陸同步清理垃圾,還桃園海岸清淨面目。                                  
                                                    
鄭文燦在會中並特別頒發感謝狀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表彰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捐贈桃園市環保艦隊執行海洋環境維護宣導計畫的努力,熱心奉獻的行動可以作為企業參與推動環保工作的良好示範,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代表接受,應邀前往參加淨灘的環保署長李應元,也在會中肯定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的捐贈行動,有助於環保工作推動。

    
環保署長李應元(左三)、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四)、「竹圍環保艦隊」隊長謝仁江(左五)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右二)等貴賓完成象徵環保艦隊出航的儀式後,一起豎起大拇指比讚。
                                                    
鄭文燦表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今年度一共捐贈桃園市政府900萬元,推動南崁溪人工濕地增設馬達自轉式景觀水車、新勢公園礫間廊道增設顯微鏡與投影設備,及大科崁溪人工濕地增設綠美化改善設施等各項環境保護工作,其中100萬元用於鼓勵環保艦隊與漁民攜回海漂物,提供個人與團體的獎項,結合漁業團體的力量,為環境盡一分心力。   

   
                                                    
今天在竹圍漁港參與淨灘的民眾約有800人,另有200名志工在許厝港濕地清理垃圾,竹圍環保艦隊則派出13艘船隻航向外海打撈漂流物,其中3艘更搭載潛水員潛入水底清理港內垃圾,海陸同步淨海淨灘行動,獲得不少前往漁港遊憩民眾一致稱讚。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桃園市環保局在許厝港濕地及大園竹圍漁港舉行「春季淨灘淨海」活動,竹圍環保艦隊出動13艘船及潛水員打撈水中垃圾,海陸同步清理垃圾,還桃園海岸清淨面目。                                                 

桃園市環保局沈志修局長表示,桃園市政府從106年起率先推動「月月淨灘」活動,結合民間力量,共同維護海洋環境,經統計106年共發起305場淨灘活動,動員計2萬人次,為桃園市海岸清理出157噸廢棄物,成效卓著。                    
                                                    
沈志修指出,桃園市環保局率全國之先,成立「海岸管理處」統整轄內的海岸管理事務,並於3月15日正式掛牌運作,是桃園市海岸管理的里程碑,將有助於打造親水樂活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並以清淨海岸、資源保育及合理利用為目標,使桃園海岸更美麗。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22001693-260405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4210135-1.aspx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21001837-260405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02631

響應世界地球日 日月光捐贈桃園市環保艦隊淨海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桃園市環保局於4月21日在許厝港濕地及大園竹圍漁港舉行「春季淨灘淨海」活動,桃園市長鄭文燦帶領近千名環保志工清理海岸,竹圍環保艦隊也出動13艘船及潛水員打撈水中垃圾,海陸同步清理垃圾,還桃園海岸清淨面目。                                  
                                                    
鄭文燦在會中並特別頒發感謝狀給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表彰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捐贈桃園市環保艦隊執行海洋環境維護宣導計畫的努力,熱心奉獻的行動可以作為企業參與推動環保工作的良好示範,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代表接受,應邀前往參加淨灘的環保署長李應元,也在會中肯定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的捐贈行動,有助於環保工作推動。

    
環保署長李應元(左三)、桃園市長鄭文燦(左四)、「竹圍環保艦隊」隊長謝仁江(左五)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林浚南(右二)等貴賓完成象徵環保艦隊出航的儀式後,一起豎起大拇指比讚。
                                                    
鄭文燦表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今年度一共捐贈桃園市政府900萬元,推動南崁溪人工濕地增設馬達自轉式景觀水車、新勢公園礫間廊道增設顯微鏡與投影設備,及大科崁溪人工濕地增設綠美化改善設施等各項環境保護工作,其中100萬元用於鼓勵環保艦隊與漁民攜回海漂物,提供個人與團體的獎項,結合漁業團體的力量,為環境盡一分心力。   

   
                                                    
今天在竹圍漁港參與淨灘的民眾約有800人,另有200名志工在許厝港濕地清理垃圾,竹圍環保艦隊則派出13艘船隻航向外海打撈漂流物,其中3艘更搭載潛水員潛入水底清理港內垃圾,海陸同步淨海淨灘行動,獲得不少前往漁港遊憩民眾一致稱讚。 

                                         
 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桃園市環保局在許厝港濕地及大園竹圍漁港舉行「春季淨灘淨海」活動,竹圍環保艦隊出動13艘船及潛水員打撈水中垃圾,海陸同步清理垃圾,還桃園海岸清淨面目。                                                 

桃園市環保局沈志修局長表示,桃園市政府從106年起率先推動「月月淨灘」活動,結合民間力量,共同維護海洋環境,經統計106年共發起305場淨灘活動,動員計2萬人次,為桃園市海岸清理出157噸廢棄物,成效卓著。                    
                                                    
沈志修指出,桃園市環保局率全國之先,成立「海岸管理處」統整轄內的海岸管理事務,並於3月15日正式掛牌運作,是桃園市海岸管理的里程碑,將有助於打造親水樂活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並以清淨海岸、資源保育及合理利用為目標,使桃園海岸更美麗。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22001693-260405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4210135-1.aspx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421001837-260405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02631

日月光龍舟賽 財務菁英美女隊奪冠


日月光高雄廠財務處女將們,發揮超人的體力與毅力,勇奪龍舟賽女子組冠軍第四屆日月光盃龍舟標賽4月21日在高雄左營蓮潭熱鬧舉行,今年特別增設女子組,各單位主管也組隊參加,女子組由財務處主管組成的「財務菁英美女隊」贏得后座,男主管組則由「A5」奪魁。

21日南部豔陽高照,日月光高雄廠的同仁不畏炎熱,攜家帶眷參與這一年一度的龍舟賽盛事,蓮潭池畔鑼鼓喧天, 啦啦隊與同仁的加油聲不絕於耳,有如一場熱鬧的嘉年華會。

日月光集團財務副總張聲華也南下替同仁們加油,集團財務長董宏思更特別獻聲恭喜「財務菁英美女隊」,說她們可以出國比賽,得冠軍、拿金牌了。

主辦單位今年首度增設女子組,行政管理單位與財務處的女性主管們,輸人不輸陣,分別組隊參賽,最終由「財務菁英美女隊」奪冠,行政管理主管隊獲得亞軍。男子組部分,實力堅強的「A5」隊,奪得一般組與主管組雙料冠軍。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漁港

    每次來漁港,總有些感觸與感傷。

    感觸是因為年輕時曾從事討海工作,漁港對我來說,是每一流水(作業航次)出發前解纜出航,以及返航後繫纜出魚(卸魚獲)的場所。感傷是因為眼前的漁港景象與過去的漁港記憶有了強烈的對比落差。

    大約三十年前的漁港,因漁獲豐盛,魚聚而人聚,處處腥味盎然。

    當時的漁港環境儘管不如當今的整潔或說現代化,但漁港裡,只見漁船解纜、繫纜港底匆匆來去,回港彷彿只是為了匆匆卸魚和整補,只是暫停,準備妥當趕緊出海拼搏才是正途;港邊碼頭上處處可見補網,拉繩,這頭清緄(清理延繩釣繩鉤)、那頭搭餌(為一籃籃延繩釣漁鉤掛上魚餌),漁人家屬大大小小都來港邊逗腳手(幫忙);那年代,漁撈是全家子的事;魚市拍賣場上,買魚的、賣魚的,人頭圍住成堆魚獲攢動,如貪腥蒼蠅嗡嗡縈縈,呼的、喊的,添油加火,豐收的喜悅流竄在拍賣場上繞樑打轉。

    整座漁港嗡嗡縈縈孜孜碌碌,不見閒人。大家都忙著處理魚獲並為下一趟豐收作準備。
   
    如今大多數漁港,的確是乾淨整齊許多。

    碼頭上也許新鋪了彩色地磚,也有些漁港蓋了涼亭、觀景台或跨港橋,漁港公園化,漁船變成布景般港底綁成一串,繫纜墩上的船纜曝曬吹風如此僵硬似乎甚少拆繫,甲板曬得枯白,不識魚腥,幾分荒蕪。意興闌珊久久不再激動的拍賣場上,總共才幾條魚、才幾個人,賣的也大多是箱仔魚(養殖或進口魚),本地現撈的只是點綴的份。港邊閒人多過漁人。漁港轉型成觀光客享用海鮮的代名詞,而漁港周邊的觀光魚市或海鮮餐廳裡擺的、賣的,無論魚產鮮度、價格、種類,絕大部分與本港漁撈無關,也不比城市街頭的海鮮餐廳或比一般傳統市場的漁攤特別或高明。

    漁港不過是掛名,如一則不實的廣告。

    碼頭上偶遇閒步的漁人,聊起轉型發展後的觀光漁港,漁人玩笑說:我們都被轉型成「光光漁港」裡的「光光漁民」啊。

    好久以後才意會這位「光光漁民」這句話的深意:缺了漁獲的漁港,好比缺了花卉的花園,再如何轉型、如何營造,如果魚不回來,觀光漁港恐將淪落為空乏空泛蕭條冷清的光光漁港。

      
      插畫作者/Olbee

—————————————————–
廖鴻基
1957年生,花蓮人,花蓮高中畢業。曾在沿海漁船上工作,曾經執行花蓮及墾丁海域鯨豚生態調查計畫,規劃賞鯨活動,創設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也曾在我們遠洋漁船及貨櫃船上作隨船報導。二十餘年海上生活,寫下《討海人》、《鯨生鯨世》、《漂島》、《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大島小島》、《海童》等二十餘部海洋文學作品。作品常見於各級教科書,也曾獲一些文學獎肯定。

台電專訪【曾元一董事長談公共建設 水電公路當思珍惜】

公共工程是國家民生的最底層建設,所有的投資都是為了讓人民能夠有更高品質的生活。曾任榮工處處長、現任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曾元一先生,期望讓民眾了解公共工程的重要性,也保存這些記錄了工程點滴的珍貴歷史資料,因而花費不少心血,拍攝了台灣公共建設檔案系列。曾董事長日前接受台電的專訪,讓外界了解他製作這些影片的初衷。

曾元一董事長表示,公共工程是造福老百姓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所有任何一個國家,公共工程做的好,老百姓就生活的好,而且持續在進行的,或者是在開展的,那個國家一定是好國家。因此,我的核心價值很簡單,能替國家多做一點公共建設有利於老百姓,這些工作做起來特別覺得有成就感。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元一先生,花費半生心力投入公共工程,我們每日的生活,用電、用水、使用的公路,處處都有曾董事長及所有公共工程從業人員的身影。

曾董事長說,電或者水,或者公路,是從哪裡來?就是我們做公共建設,政府很有計畫的去做這些公共建設,台灣百年來,從1905年開始有電以後,一直到1970年代、1980年代,那時候台灣錢淹腳目,都是靠公共工程做得好。

台電許多電廠工程,當年都是由曾董事長擔任處長的榮民工程處,一肩挑起打下基礎的任務。也因此當曾董事長想要製作公共建設系列的影片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台電的水力建設。

曾董事長說,我拍的影片是有點普化的教育意思,要讓大家都能了解「來之不易」,政府花了多少心血,工程人員花了一生的精力,去完成建設,我們才有「喔,燈一開就有電,什麼都有電,車子,捷運等……」,最重要的工業也是靠電,高科技的產品更是要靠電,而且一定要品質非常好的電。所以我做這個的目的,就是要政府非常重視這件事情,讓老百姓完全了解你的生活、你的起居,都是靠公共建設,且食衣住行育樂全都包括了,而這是人民基本的需求,我們一定不能忽略啊。

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學習主動出擊

 最近我喜歡下廚,其實我以前不會煮飯,但近來一有機會就想煮點東西。看著平凡的食材,經過加工與各種烹調方式,散發出迷人的香氣,誘引眾人食指大動,吃完了,還能讓人回味再三,還有什麼事能比這更神奇呢。

 其實,我沒拜師學藝,家裡也沒食譜,我的老師來自網路,從網路上我學過怎麼包燒賣,如何炒一盤好的金瓜米粉,做過女兒讚不絕口的小籠包,以前這些美食好像有如神秘的宗教,但有網路的加持:有網友開部落格教你煮食的每一步驟;有人把製作過程拍成影片;甚至還有人花時間做成卡通,這樣一步一步教,有什麼細節弄不懂,線上各種專家齊集,何愁自己手拙弄不出佳餚。

 生活在現代,網路讓學習變得好方便,一個普通人,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迅速變成某一行業的專家,只要有心想學,通暢的網路,串起學習的樂趣,因為學的是自己有興趣的事,自然越學越快樂。

 這兩三年,我有幸到很多學校去參觀,也因此遇到許多特別的孩子:有個澎湖小朋友,利用網路自學吉他,他住的地方找不到吉他高手,但網路裡就有大哥哥錄好了影帶,只等他自己去點擊學習;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用平板學做詞做曲還學英文,他寫的英文歌曲每一首都放在網路上供人欣賞傳唱;在台東的山上,還有個小學的女孩,用網路學架站,幫父母行銷家裡的咖啡,住的地方雖然偏遠,但學習資訊的方法,卻與都市孩子無異。

 我喜歡煮食,所以我自己上網找資料,過程很麻煩的,因為要一邊學一邊做,有時看不明白,還要按個暫停,倒帶重播,雖然很麻煩,但自己做得很有樂趣,一天到市場三五次也不覺苦,只因為這是自己想要自己想學的嘛。

 這種主動出擊的學習,結合了興趣與科技,小朋友上了網就不會迷失在無謂的垃圾資訊與遊戲裡,父母不必把網路當成洪水猛獸,我們利用它的廣博精深的特性,結合他的即時互動成效,拉著孩子尋找他們有興趣的事物,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的主動學習。

———————-
王文華
畢業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白天開心當小學老師,回家窗前寫童話。
曾獲第四屆牧笛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首獎、金鼎獎。
著有《首席大提琴手》、《滑世代的幸福教養課》、《做孩子的學習好夥伴》、《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系列等書。歡迎造訪他的臉書─「王文華的童話公園」,他會很開心的跟你講故事喔!

支持高雄藝文活動 日月光邀請3000名員工參與草地音樂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南台灣最大的藝術盛會-2018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的草地音樂會《嘸放手》、《侏羅紀公園》、《愛是你愛是我》更是吸引萬人參與。今年,日月光一共邀請3,000名員工參與,當中《侏羅紀公園》更是吸引同仁攜家帶眷,大小恐龍迷們,在星空下席地而坐,欣賞由交響樂與影視結合的震撼音樂饗宴。

高美館演出現場,日月光吉祥物阿明哥、阿明妹歡迎大家的到來,熱情招呼、賣萌吸睛,小小孩們開心的握手、討抱抱,現場民眾爭相拿起手機搶拍。在日月光帳棚區舉辦的「拍照打卡換禮品」活動,更是讓現場觀眾趨之若鶩,驚呼:「欣賞國際性的演出,還可以拿好禮,真是太優惠了!」

日月光集團自2015年起參與高雄藝文活動,至今第四年,四年來以行動支持台灣藝術家的藝文創作、高雄在地藝文活動,與各式國際性表演,並鼓勵員工以部門活動、家庭活動形式一同參與,不僅為高雄地區帶來充沛的藝文展演能量,同時也提高企業員工的向心力、並增進員工之間的互動情誼與工作滿足感,更可透過企業的社會回饋和參與,讓民眾認識日月光集團。 

日月光幼兒園動土 完工後可照顧300名日月光寶寶

日月光集團高雄廠於28日在油廠國小舉行「日月光幼兒園開工動土儀式」,由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主持,率同高雄廠總經理羅瑞榮,邀請高雄市政府市長陳菊、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兩位副處長趙建民、楊伯耕共同見證,日月光將提供比照公立收費標準的幼兒園,落實董事長張虔生照顧員工之企業文化下,使同仁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
 
幼兒園開工動土儀式現場,三十名的小朋友與家長一同見證祝福,每一張小小的臉龐,展露出天真可愛的神情,爭相圍繞、歡迎陳菊市長的到來。日月光專屬幼兒園得以誕生,感謝陳菊市長與市政團隊鼎力協助,特別安排小朋友贈予一份精心準備、刻有幼兒園建築的「晶圓雷雕」,向陳菊市長表達滿滿感謝之意,典禮溫馨且動人。


 
日月光幼兒園總投入金額逾億元資金,占地約1937.91坪,為地上3層的綠建築。預計於2019年開始招生,將以基層員工家庭為優先,招收300名學童。最特別的是,日月光幼兒園將結合油廠國小別具意義的歷史古蹟,如「冷戰時期」美國協防臺灣留下的「鋁桁架」,深具古蹟保存價值,特別納入興建計劃,透過「拆卸」再重新「組裝」手法保存和改建,不僅留下歷史記憶,更重新賦予嶄新的意義和使命。

幼兒園除了重視安全、防震的結構,還透過明亮的大面積採光設計,讓戶外的老樹、陽光能與教室空間相輝映,設有多功能才藝教室、挑高大禮堂,以及兒童繪本圖書館等完善的教學環境;室外則結合油廠國小生態多樣性,規劃生物棲息地、保留基地內80棵老樹群,打造魚菜共生池,讓孩子學習利用廚餘製作魚糧養魚,同時以水循環方式種植蔬菜,打造綠色教室,建立孩子對生命、大自然環境的尊重。
 
市長陳菊致詞表示,為建構高雄市雙薪家庭友善托育環境,教育局積極鼓勵達百名員工之企業設置幼兒園,公私協力,健全員工子女教育及照顧機制,市府樂見優質企業設立具有在地特色的幼兒園,很高興日月光的支持與配合,打造適合孩童生長的生態學習空間,希望吸引更多員工在高雄落地生根、成家立業。
 
日月光集團營運長吳田玉致詞表示,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日月光以滿足員工需求為首要,秉持永續經營的理念,致力於優化友善的職場環境。2017年近千名的日月光寶寶誕生,代表許多員工選擇在高雄落地生根,邁入嶄新的人生,多了一份甜蜜,也多了一份責任,日月光響應高雄市政府重視幼兒照護的理念,將陪伴同仁,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創造幸福的雙贏。
 
日月光幼兒園,體恤同仁接送孩子的奔波,將配合員工上下班時間,提供彈性收托時間。舒適的環境,更是放心讓寶貝奔跑、成長的空間,依年齡層分為幼幼班、小班、中班、大班等班別,搭配多元的課程設計,如雙語教學、才藝教學、戶外活動、國際性活動等,並引進佛光山三好精神等品格教育的辦學理念,將給予員工子女一個快樂豐富的童年。
 
本日,日月光幼兒園開工動土典禮,由日月光集團吳田玉率同貴賓們祭天,邀請包括高雄市政府市長陳菊、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兩位副處長趙建民、楊伯耕、立法委員劉世芳、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蔡柏英、教育局長范巽綠、文化局長尹立、社會局長姚雨靜、新聞局張家興、勞工局長李煥熏、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高雄市議員陳政聞、陳玫娟、周鍾㴴、李柏毅、陳麗珍、楠梓分局長陳錦坤、後勁派出所長張建泓、油廠國小校長陳鼎華、建築師張強,以及高雄市楠梓區長黃順成、楠梓在地里長好朋友們,與日月光高雄廠總經理羅瑞榮、資深副總周光春、資深副總洪松井、資深副總全清成等長官一同出席與會,與現場的貴賓們共同見證日月光永續經營、照顧員工的實踐。


 

日月光走入南投偏鄉 幫弱勢兒翻轉人生

「關懷弱勢孩子,就要給他們加倍的愛」,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致力於關懷弱勢,今年分別贊助南投縣愛加倍家庭協會的「原住民兒童課後扶植計畫」,以及全人教育關懷協會的「青少年品格暨課後輔導計畫」,希望以貼身深入參與的實際行動,關懷弱勢兒童及青少年,希望讓他們有機會翻轉教育學程、改變學習環境。

「我好希望能早點回到課輔班噢」,星期三的午後,吃完營養午餐,五年級的小晞就忙著分別到三年級、二年級的教室找弟弟、妹妹,好一齊搭上課輔的接駁車,小晞說「在課輔班,可以寫作業、與其他小朋友玩,下午有熱食點心吃、有不懂的功課,還可以問老師」。

小晞的父母都是原住民,務農之餘以幫人砍菜為生,經常需要凌晨起床上山,一直工作到隔天中午才有空休息,由於無力照顧小孩,又怕孩子功課跟不上,只好把三個孩子送到埔里讀國小,但課後孩子該怎麼辦?「還好有愛加倍協會及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幫忙,設立免費課輔班,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小晞的父母說。

小晞說,她原本功課不好,但現在有課輔,讓她功課進步到前十名,還可以參加巧固球校隊,更打到全國第一名,她希望能能升學到有體育班的國中,「未來成為國手」。

同樣是星期三的下午5時,就讀國三的小苓。從學校放學後,迫不及待回到全人教育關懷協會的課後班,書包放好、洗個舒服的澡、再與其他同學吃完晚餐,再自習,碰到不懂的功課,就直接問到課輔班服務的大學生志工老師。

「有沒有人關心真的差很多」,小苓說,她家境不是很好,因為想改變自己、約束自己,所以國小畢業後,就從仁愛鄉山上到埔里讀書,國一上學期她讀得很辛苦,因為功課跟不上,總是在中間甚或吊車尾,但在課輔班一年後,「終於可以在前十名了」,至於未來的規畫?小苓說未來想成為護理人員,「因為白衣天使很偉大」。

愛加倍家庭關懷協會負責人邱蘭月表示,協會中像小晞一樣需要照顧的原住民有45人,這些孩子的父母皆因經濟弱勢,無法提供孩子補習教育,也因父母早出晚歸,讓許多原住民孩在行為及品格上較疏於關照,因此需要社會各界關懷,投入資源與人力,讓這些孩子有機會改變自己。

全人教育關懷協會牧師徐月風表示,現在社會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族群認知、家庭清寒,導致各種社會議題不斷,因此該協會希望從品格教育及課業輔導雙管齊下,讓孩子有機會翻轉自己未來的人生。

徐月風說,該協會從事關懷青少年13年,已有許多孩子成為軍官、警察、社工員、護理師、工程師,希望未來在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幫助下,翻轉更多弱勢青少年的前景。

日月光斥資上億元導入智慧電網 明年啟動

日月光斥資上億元導入智慧電網 明年啟動

日月光集團與日月光文教基金會23日舉辦「劃時代節電的實踐 智慧電網委託研究案簽約儀式記者會」,在經濟部次長龔明鑫、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等貴賓見證下,由集團財務長董宏思、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吳中書、台灣經濟研究院長林建甫與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共同簽署「智慧電網委託研究合作備忘錄」,投入二年2,000萬元進行研究規劃。
 
日月光集團追求穩定綠色能源,宣布攜手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大智庫,展開為期兩年合作,研究半導體產業如何加速落實「智慧電網」的建置,日月光集團並計畫明年於高雄廠導入智慧電網,屆時將可降低尖峰時段電力需求5至10%,進而回饋政府減少供電,初估整體經費達到上億元,為國內科技業首家建置智慧電網即時需量反應制度與回饋機制。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稱許日月光企業節能減碳的「優等生」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出席日月光智慧電網記者會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稱許日月光集團一向是企業節能減碳的「優等生」,在2015至2016年日月光集團主動節能減碳2.4%,節約用電量在5800萬度以上,比經濟部設定的節電1%的目標提高了許多,他期許日月光集團與國內兩大智庫的合作案,能發揮「領頭羊」的角色,並將研究成果,進一步推廣到全國。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說,日月光集團的營業額占楠梓加工出口區的四成,就業人口占區內一半以上,過去就長年投入節能減碳工作著有成果,104年設立全國第一座中水回收廠,每天可回收用水9500公噸,明年第二座回收廠後,每天回收用水可增加一倍,如今日月光集團又投入智慧電網建設,相信會對國家社會帶來更大的貢獻。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推崇日月光與國內兩大智庫的合作案,促成成兩大智庫的「聯姻」具有重大意義,中經院長長吳中書及台經院長林建甫均表示,會聯手為推動智慧電網共同努力,推動永續發展。
 
 

由左至右,依序是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長黃文谷、中華經濟研究院長吳中書、台灣經濟研究院長林建甫、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

日月光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   期許每年減少5%至10%
 
日月光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指出,日月光期許在兩年內建構完成智慧電網建設,朝每年節電5%至10%目標努力,並推廣到整個供應鏈能共同推動節電省電。
 
日月光集團表示,邀請兩大智庫共同建置智慧電網,中經院將提出國際間製造業智慧電網的運用、效益與相關議題分析,以及研究企業導入智慧電網商業模式決策建議等。台經院則是技術面協助,包括推動高科技產業參與智慧電網機制設計與示範驗證計畫,以及規劃「推動與驗證需量反應制度與回饋機制」,以更智慧方式面對未來缺電風險,創造產業與電力公司雙贏。
 
日月光集團指出,集團將依研究成果,後續投入資本,建設區域電網、能源管理系統及儲能設施裝置,初估整體投資約上億元。預計明年在高雄廠區即可啟動導入智慧電網,除了集團能源成本可降低外,同時可降低國內電力尖峰需求,盡一份企業社會責任,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左為中經院溫麗琪主任、右為台經院陳彥豪副所長

日月光智慧電網特色為「30分鐘以內需量反應技術」,導入雙向資訊交換機制,蒐集供應端及用戶端的電力使用資訊,建置智慧化的整合型電力網路,以調整電力的生產及輸配;也就是說,透過雙向資訊,可全面掌控廠區內用電狀況,如果發生用電吃緊,可在30分鐘內緊急抑低整廠5~10%電力需求量,以強化穩定電力供應機制,進而回饋到政府端,減少輸出供電。
 
面對能源轉型,高科技產業為台灣經濟發展主要引擎,電力為其主要能源來源,產業必須要有穩定電力供應,以持續朝向高值化方向發展,日月光推動智慧電網,期盼能拋磚引玉,並在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的支持下,為產業搭橋,吸引更多企業加入推動行列。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期許在兩年內建構完成智慧電網建設,盼每年節電5%至10%。

友站連結

贊助單位-日月光投控旗下子公司

聯絡資訊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

TEL:(02)2691-5577 FAX:(02)2691-5192

Mail:ce.service@asehome.com

Copyright @ 2024 ASE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