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散策 Youtube Facebook 聯絡我們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來一場絲線與色彩交織的華麗派對

 

【臺中散步∣文學工藝走讀】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以纖維為主題的博物館。從認識纖維植物、傳統技藝到科技時尚,展現臺灣纖維工藝的繽紛世界。這些素材其實都圍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透過工藝,以多元的面貌呈現出來。

撰文/秦雅如 攝影/林韋言

 

【館舍必訪三大亮點】

一、全臺唯一以纖維為主題博物館。

二、以文化脈絡呈現生活樣態發展出的纖維種類及工藝的展覽館。

三、與法國羅浮宮同等級的AI自動語音導覽系統。

 

來到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才領略到纖維的世界有多麼豐富多彩。臺灣因為地理環境的植物多樣性,加上多元文化的洗禮,發展出多樣化的纖維工藝。在應在應用纖維的領域,又可以分為編、結、染、織、繡五大類,源於早期的日常生活,慢慢發展出產業,再演變成藝術與時尚.

大型裝置藝術〈奉茶〉,結合竹編與竹家具工藝。

 

展館前廣場,先看到的是以竹子創作的大型裝置藝術〈奉茶〉,運用竹編及竹家具工藝打造的涼亭,上方是竹編大茶壺,下方是真正可以坐下來泡茶休憩的涼亭,兼具觀賞與實用巧思,也表現臺灣人好客的人情味。展館外圍還種植了30幾種纖維植物,從自然素材到藝術創作,要以「纖維.時尚.綠工藝」來展現博物館的特色。

走進展館前,先來認識各種纖維植物。

多元化展現纖維工藝

攤開臺灣纖維地圖,可以看到北部有三峽藍染、新埔柿染;中部有豐原製麻、大甲帽蓆、和美織、竹山竹編;南部有朴子刺繡、臺南紡織、關廟竹藤編、恆春瓊麻;另外還有原住民的噶瑪蘭香蕉絲、和平泰雅苧麻、月桃編織。此外,台灣的纖維工藝也受到中國西南地區、亞太周邊文化的影響。

從臺灣纖維工藝地圖認識從北到南的各個纖維產地與產業。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以此為基礎訂定了館藏研究的三大方向、臺灣纖維植物的運用及臺灣天然染色植物的調查;臺灣文化意象資料庫。從常設展及每一檔特展,來呈現臺灣繽紛的纖維世界。

 

進入館內,一樓會先看到的是特展區,以纖維種類或者生活議題來訂定策展方向,以素材為主題的例如竹編、藺草編織,或是配合節慶與活動,像是從五月份開始就會搭上奧運話題,讓纖維工藝與運動時尚結合。館內目前共收藏有1254件作品,每一檔特展會依照不同的主題來挑選適合的藏品,因此,不同時候來都可以認識到這裡不同的館藏。

除了常設展和特展,館內的開放空間也有一些小展區。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習纖維工藝,館內每週一到五,依照編、結、染、織、繡不同主題,開設有梭織、繩結、藍染等多樣化的課程,不管是想要習得一技之長,或者發展興趣,這裡都有豐富的資源。

學員正在上藍染課,館內的課程有興趣都可以報名參加。

 

認識天然染色的繽紛世界

一樓還有一間值得一逛的是以推廣友善大地使用天然染色為主題的「天染工坊」,它不只是賣店,更是匯集臺灣各地有關纖維工藝的工坊品牌的展示空間。想要了解臺灣有多少種可以做為染色材料的植物,以及能變化出多少種顏色,《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這套書裡面紀錄有90幾種植物,說明染色時使用的是根、莖、葉,或哪個部分,及其分別石灰、銅、鐵等不同的媒染劑作用之下所呈現出來的色層,可以說是臺灣天然染色的百科全書。

《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是厚厚的兩大冊。

 

「天染工坊」裡的知識含量也很豐富,例如從柿染可以知道柿子是一種非常好的染材,不像許多天然染色容易褪色,柿染反而經過日曬之後,顏色會越來越漂亮;另外,貼身衣物最好使用天然染色的布料,對肌膚較友善。而藺草編織工藝的重鎮其實是在苗栗苑裡,像是藺草帽,藺草拖鞋除了可以吸濕,穿起來也非常舒適。原住民部落的工坊則運用他們的傳統圖紋或編織技藝賦予產品更多文化意義。此外,還有比較新的技術像是直接用在皮革上的植物印染。「天染工坊」告訴我們,技法終究還是要回歸到生活運用,才能持續發展下去。

天染工坊裡有各種生活化的天然染色及纖維工藝品。

 

梳理臺灣纖維工藝發展脈絡

順著動線移動到二樓,沿途有幾個開放式的小展區和互動裝置可以一路賞玩。「華麗派對: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是常設展的主題,可以看出展館不只在研究領域鑽研,更重視纖維生活文化的脈絡。

 

使用藺草編織的大甲帽蓆是臺中發展纖維產業的開始,大甲因為在日治時期作為貨物出口的貿易樞紐而發達起來,實際上草蓆編織從清朝時候就有了,日本人來到臺灣之後,發現這裡的編織工藝很棒,進一步發展出草帽,透過神戶的貿易商出口到國際市場,成為臺灣帽蓆產業的第一波興盛期。與此同時,因為編織需要大量人力,也成為臺灣女力投入產業的開端。後來隨著二戰爆發,產業中斷,直到戰後,才又有了1950到1960年代的第二波興盛期。

來到常設館認識各種纖維工藝和器具。草蓆也慢慢從手工編織發展出機器編織。

展覽從材質、技藝、產品、生活運用,到職人介紹,涵蓋多元的纖維工藝領域,特別是「人間國寶工坊重現」的策展設計,把臺灣重要的工藝師與他們使用的器具及精彩作品一併呈現出來。例如被譽為人間國寶的臺中傳統藝術刺繡保存者劉千韶,她的作品及工作檯就展示在其中。負責導覽同時也是策展者的研究員張惠茹告訴我們,劉老師的作品是她看過色彩最頂尖的,難得的是,劉千韶因為家境貧困,高中時就輟學去學刺繡幫助家計,沒想到這一做就是40多年,甚至成為日本和服的臺灣代工產業代表。

人間國寶劉千韶的刺繡工藝精湛,現場也展出她的刺繡工作檯和作品。

展館的典藏品除了漢族文化,也有來自臺灣原住民族和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其中還包括一件經指定為一般古物之重要典藏品的泰雅族傳統服飾「Lukus-kaxa’貝珠衣」,可惜因為古物需要的維護條件比較高,這次並沒有拿出來展覽。常設展的展品大約每半年會更換一次,呼應今年是龍年,館方也特別挑選多件和龍相關的典藏品展出。

泰雅族傳統服飾「Lukus-kaxa’貝珠衣.圖片來源: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

 

 

呼應龍年,館方也特別挑選多件以龍為主題的典藏品。

 

同樣的,除了傳統工藝品之外,常設展也重視隨著生活科技進步的新一代纖維材質與技法。例如以物理原理結合紡織工藝,實驗人工智慧讓時尚產業進化的可能性;還有利用廢棄鳳梨葉所開發出來的衣服、鞋子等鳳梨纖維再生利用的新材質。與時俱進,讓臺灣纖維工藝可以不斷創新,也是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想要傳達的理念。此外,博物館的展出內容都是免費參觀的,期盼將富含有深厚底蘊,兼具形美與器美得纖維工藝能與全民共享。

 

  • 網址:https://mofia.taichung.gov.tw/
  • 地址:臺中市大里區勝利二路1號
  • 電話:04-2486-0069
  • 營時:09:00–17:00,週一休,國定假日另行公告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 用眷村文化和美食一窺在地故事

【臺中散步∣文學工藝走讀】

走在村子裡的巷道間,彷彿回到那個人情味濃厚的年代。「臺中市眷村文物館」不只是展館,更是一個可以深入體驗眷村生活文化的地方,這裡有柑仔店、老物店、眷村料理和古早味剉冰,甚至還有理髮廳,每一樣物品都蘊含著濃濃的歲月風情,帶你重回五〇年代的台灣。

撰文/秦雅如 攝影/林韋言

 

【必訪亮點】

1常設展回顧眷村文化及北屯新村的歷史。

2眷村文化體驗,柑仔店、理髮廳、古物商行。

3 融合地方食材、創意料理的眷村美食。

 

眷村,是台灣一段歷史下的產物,隨著時代變遷,許多被拆除了,有些則被保留下來成為文化資產。每個眷村都留住了一段記憶和許多故事,以北屯新村改造的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即為其一。

 

負責園區營運的趙佳祥、趙佳宏兩兄弟,並不是原北屯新村的居民,但是有類似的成長背景,因為爺爺是公務員,小時候他們住在台北汀洲路一帶的公家宿舍,後來舉家搬到埔里經營養鱒場和餐廳。當得知臺中市政府要把北屯新村保留下來的三棟房舍做為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委外經營時,他們來到現場一探究竟,心中泛起一種回到老家的感覺,便決定承租下來,以外省第五代和餐飲的背景,在這裡呈現眷村文化與美食。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由趙佳祥(右)、趙佳宏(左)兄弟聯手經營,哥哥負責眷村文史蒐集,弟弟掌廚眷村料理。

 

找回北屯眷村的故事

附近居民仍習慣稱它北屯新村,實際上原本的北屯新村並不在這裡,1959年的八七水災摧毀了他們的家園,1960年在現址重新建造。這裡原屬於空軍技術員校級以上的宿舍,後來因為又搬來一批飛官,改名為凌雲社區,是目前台中市區唯一保存較完整的高階空軍技術員宿舍,而園區裡的常設展也完整呈現出這段歷史。

 

走進常設展館,可以先了解一段國民政府遷臺以及眷村的發展歷史。同時也展出北屯新村的原住戶圖,看到了原本共有92戶居住於此,並以老照片的方式回顧北屯新村的日常以及來自這裡的知名人物,例如:前空軍總司令黃顯榮、台灣婦女運動先驅何春蕤、小說家孟瑤。

 

在常設展館可以了解北屯新村的變遷史。

 

趙佳祥一家人從奶奶、爸爸到兄弟倆都非常喜歡收藏老物,意外成了他們經營這個空間的基礎。趙佳祥指著常設展中的一張老照片說,那是他的曾爺爺當時帶著一家老小搭上軍艦來到台灣所拍攝的全家福;拿起展館中復古電話的話筒,傳來的聲音是他姑婆講述當時國軍遷臺的故事。包括另一個展覽空間所展示的旗袍,是他的奶奶和姨嬤實際穿過的,旁邊還有當時的照片做對照,十分有真實感。

當時的女士在重要場合例如參加喜宴,都會穿上旗袍盛裝打扮。

 

聽鄰居說,村子裡原本有一間太工服裝店,裡面的胡奶奶很會做旗袍,她都幫附近的貴太太量身做旗袍,牆上的老照片也可以看到當時的空軍太太們都是穿旗袍的。早年的旗袍都是手工製作,當婦女們在忙著做旗袍的時候,小朋友就會跑到旁邊的王家柑仔店買一些酸鹹甜。

 

實際上進駐的時候,這裡沒有留下任何文物了,兄弟倆為了能完整重現當時的風貌,除了把家裡的老物翻出來運用,也透過附近居民的分享,才把這裡的故事一點一滴找回來。

長輩來到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尋找時代的記憶,年輕一代來這裡認識眷村文化。

 

除了常設展,臺中市眷村文物館每年還會規劃一檔主題特展。2024年的「逗陣來呷飯-辦桌文化特展」,呈現出「辦桌」也是在人際關係緊密的眷村裡的一件大事。在臺灣,人生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會用宴席來祝福,而且準備的菜色還各有寓意,例如滿月宴,會有人參烏骨雞、油飯和紅蛋;喜宴會有腰子和雞佛;入厝宴第一道菜一定是雞肉,象徵起家的意思;祈福宴的第一道菜則會是冷盤七仙女。可以說「辦桌」是臺灣重要的常民生活文化,也是許多眷村人的記憶。

「逗陣來呷飯-辦桌文化特展」把人生重要階段的臺灣味宴席一次展出。

 

復刻眷村生活體驗

現在的臺中市眷村文物館,有一間柑仔店,一間小梅花商行,還有一間復古男士理髮廳。

 

柑仔店裡還找得到麵茶粉、辣芒果、彈珠汽水等等懷舊零食,印著飯店名字的玻璃杯、有刻度的冰菓室玻璃杯等等是紀錄那個年代的生活物件。有趣的是,附近居民知道這裡有在賣老物,還會把自己家裡珍藏的舊物貢獻出來。

販賣懷舊零食和玩具的柑仔店,成為附近鄰居經常探訪的空間。

 

小梅花商行販售古物老件,一走進去就看到以前都會放在雜貨店門口的大型遊戲機台,是學電機的趙佳宏撿回來自己把它修好的。會取名「小梅花」商行,也有一段故事。北屯新村早年附近有個名聲響亮的小梅花幫(北屯圓環幫),電影《周處除三害》主角陳桂林的原型劉煥榮,就是出身台中「陸光八村」的眷二代、加入小梅花幫的人物,他為人重義氣,在江湖上風雲一時。而當年村子裡一位大哥迎娶電視劇《晶晶》飾演女主角媽媽的女星劉引商,也是轟動整個村子。

小梅花商行門口遊戲機台的音樂聲讓人一秒回到小時候。

 

在臺中市眷村文物館進駐的復古男士理髮廳,更是一個讓人們共同回憶、共同懷念的空間。以前的男士理髮廳和女士美容院是分開的,男士理髮從清代的剃頭文化到日治時期引進新式剪刀和理髮椅,男士開始剪短髮、做造型,讓山本頭、飛機頭、西裝油頭流行一時,而當時軍人、公務員去上班之前都必須先梳好頭,為了服務他們,理髮廳師傅也都要很早上工。

 

復古男士理髮廳的老闆因為想要做一間台式風格的理髮廳,看上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的老屋空間,把這裡打造成一間復古理髮廳,同樣專做男士理髮,並且以推刀短髮造型為特色,只要事先預約,就可以來這裡剪頭髮。

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男士理髮體驗台式理髮廳的氛圍。玻璃櫃裡有老闆收藏的手動推刀、小卷電棒等古早的理髮器具。

 

 

品嘗眷村料理與古早味剉冰

除了認識眷村文化,來這裡當然也要嘗嘗美食。方正谷眷村味餐館,是由弟弟趙佳宏掌廚,他結合埔里餐廳的在地食材、有媽媽味道的眷味料理,再加上創意,融合出自己的特色菜餚。其中一道「士官長三層肉」,是為紀念一位在921大地震遇難、爸爸的士官長好友,他的拿手菜就是加了埔里紹興酒的三層肉。「紅燒獅子頭」是典型的眷味料理,因為滷過的肉耐放,在他的記憶中,奶奶總是會一次做很多冷凍起來。「松柏長青拌芋頭捲」則是在傳統的涼拌白菜上面,加入以大甲芋頭用越南春捲方式製作的芋頭捲,成為一道創意菜。

 

前「士官長三層肉」,後排左松柏常青拌芋頭捲,後排右古早豆腐,最後紅燒獅子頭。
「紅燒獅子頭」之類的紅燒料理,在眷村菜中很常出現。

 

說到懷舊美食,古早味剉冰也總是受到歡迎,於是他們在餐廳前的庭院擺上「飛冰菓室」,配料綠豆、紅豆、芋頭、薏仁等都是自己熬煮製作,還有酒釀蛋湯圓、酒釀梅子冰、木瓜牛奶等台式甜點、飲品,坐在眷村的戶外吃冰,也別有一種懷舊感。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臺中市眷村文物館中不僅可以看展聽故事,更可以買零嘴老物件,體驗五〇年代的眷村生活,感受那份純樸而溫暖的人情味。

「飛冰菓室」以這裡是飛官的眷村來命名。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go.tmkvm/?locale=zh_TW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mkvm/
  • 地址:臺中市北屯區天祥街19號
  • 電話:文物館04-2233-4073、方正谷眷村味餐館04-2233-9753
  • 營時:文物館10:00-17:00,方正谷眷村味餐館11:00-14:00、16:30-21:00,週一休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必訪亮點】

  1. 旗尾線僅存的日治時期火車站。
  2. 保留原比利時蒸汽火車頭及一段原始鐵軌。
  3. 五分車廂VR體驗。

 

像童話故事裡的小木屋,旗山車站是旗山的人氣地標,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更是旗尾線糖鐵唯一留下的日治時期車站,它承載的不僅是台灣一段輝煌的製糖產業,更是旗山小鎮得以繁榮發展的重要存在。如今,旗山車站不再載客運糖了,成為珍貴的歷史建築,也是糖鐵故事館。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重返旗山糖業盛世

翻開台灣糖業發展史,自日治時期開始,當時主要有臺灣、明治,鹽水港,大日本四大製糖株式會社、42間製糖所。而設置於1909年的旗尾製糖所(今旗山糖廠)原屬規模較小的高砂製糖株式會社,在1910年被併入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1927年又併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繼續蓬勃發展。

 

當時每一家製糖株式會社都有自己的社鐵,主要用來載運製糖的原料──甘蔗,旗尾線鐵路便是其中一條。旗尾線從1910年開始營運,第一階段自大樹九曲堂經過旗山到旗尾製糖所,1912年再延伸至美濃竹頭角,全長39.4公里,主要有22個車站。

從綿密的糖鐵路網圖想像當時製糖業的蓬勃興盛。

 

旗尾線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它不只有「專用線」載運甘蔗,也開闢了「營業線」載客。其中,旗山車站因位在七條鐵道交會處,成為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是美濃、內山地區的居民到市區的重要交通路線,成為最重要的車站,旗尾線後來還因為營業線生意太好,在1928年調整營運策略,改以載客為主,重新訂做車廂、增加班次,甚至當時成為僅次於高雄驛、屏東驛,在高雄州內旅客運輸量第三名。

以前的火車票還是用蔗渣製成的。

 

旗山小鎮便隨著旗山車站的重要性發展起來,一直延續到後來成為香蕉產業的重鎮。二戰結束後,公路運輸的便利性逐漸取代鐵路,到了1970年代,糖業與旗山香蕉產業也逐漸沒落,終於旗尾線在1978年全線停駛,1982年全線軌道拆除。而旗山車站在歷經拆與不拆的爭論之後,於2005年公告為歷史建築,經過修復工程,2016年成為糖鐵故事館。

 

來到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看糖業文物、聽旗山故事。

 

像童話小屋般的旗山車站

旗山車站可以說見證了旗山市街與糖業的發展過程,保留日治時期的木磚造站體,更是其中最重要的看點,藍綠色的車站外觀十分可愛,夢幻色調與造型就好像童話裡的小屋,如今成了旗山最受遊客喜愛的地標。

 

仔細看,會發現車站的左右兩側長得不一樣,台灣有許多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和洋折衷式建築,但基本上仍是左右對稱,只是在細節處混搭東西方不同的元素,但旗山車站有趣的是,它的站體左右兩邊分別呈現歐式與日式兩種不同風格,東側八角椎頂的候車室是西洋風,西側的三角形屋頂、山牆和內部骨架則是日式建築的結構。

旗山車站不只保留建築原貌,還保留了一段原始鐵軌。

 

再仔細看車站入口前面就鋪設了鐵軌,如果乘客要進入車站便要直接從鐵軌上面跨越,也是另一個有趣之處。原來當時車站並沒有所謂的大門,載貨與載客的鐵軌分別在車站前後兩側,目前保留原鐵軌的只有車站前的一小段,是載送原料使用。

 

往後方的載客月台走,另一個可以在旗山車站看到的原始物件就是當時行駛旗尾線的蒸汽火車頭,它是台糖編號353的蒸汽機車頭,1948年由比利時製造,屬旗山糖廠所有,1977年除役後,原收藏在橋頭糖廠展示,糖鐵故事館成立之後,便把它修復移置過來,重現這歷史場景。

原行駛旗尾線的比利時蒸汽火車頭在糖鐵故物館成立時移回原地展示。

 

走入旗山時光體驗搭乘五分車

走進館內的「旗山時光」,可以回顧旗山製糖業、旗尾線鐵道、旗山車站的繁華年代,「五分車物聯網」的區塊也很有意思,原來在當時綿密的糖鐵路網不只用於糖業相關的運輸,還載運各種物資,像是美濃的菸葉、玉井的原油,當然還有旗山的香蕉,真可說是那個年代超強的物聯網。「甜蜜印象」則展示有站長的制服、許多老照片和文物。

糖鐵故事館裡介紹當時旗山的糖業發展。

 

旗尾線也入了文學家的筆下,館方特別設置了一個鍾理和展區,整理在他的作品中出現的旗尾線場景,例如搭乘五分車前往高雄訪友的《錢的故事》,敘述旗尾線越過高屏溪的沿途風光;男女主角私奔離開故鄉美濃的《奔逃》,描寫候車室、車廂裡的眾生相,讓人得以透過作家生動的文字描寫想像當時的情景。

 

雖然現在旗尾線沒有五分車行駛了,但是旗山車站有一個有趣的體驗記得預約來玩,館方利用VR虛擬實境的方式,帶遊客坐進搖晃的車廂裡,透過動畫重現旗尾線沿途的風景,也算是另類的五分車體驗。

戴上VR裝置,坐在搖晃的車廂裡,體驗搭乘五分車。

 

園區裡也準備了站長的制服供遊客拍照,也有小朋友可以自己駕駛的電動小火車,還有可愛的香蕉、鳳梨玩具水果攤,讓小朋友可以來體驗一下水果叫賣。室內則有許多鐵道相關的文創商品供鐵道迷蒐集,只見頭頂的「飛天旗尾線」小火車繞啊繞,彷彿不想要旗尾線停下來,可以繼續用各種創意的方式讓大眾認識這座可愛的車站、認識旗山。

飛天旗尾線小火車及火車相關文創商品也受到遊客喜愛。

 

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  再現竹籬笆裡的人情故事

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

【必訪亮點】

  1. 住過7位三星海軍總司令、4位四星參謀總長的將軍村。
  2. 主展館:眷村時代館、眷村聚樂部、眷村.潮、眷村共生基地。
  3. 「將軍好宅」眷村家庭生活物件開箱;「轉角壹貳壹」文化沙龍。

 

眷村是台灣在特殊時空背景下的產物,神奇的是一群來自大江南北的人聚居在一起, 雖然不懂彼此的語言,卻聽得懂對方的話。這些人成為台灣五大族群之一,也孕育出特殊的眷村文化。隨著時代變遷,大多數眷村拆遷了,保留下來的,以文化園區的型態讓珍藏的故事得以代代傳述。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解開捌捌陸數字密碼

一踏進「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就感受到一股強大的氣場,5座獨門獨棟的房舍寬敞大器,不像是印象中一整排挨家挨戶的眷村模樣,原來高雄左營是海軍大本營,擁有全台規模最大的海軍眷村,這裡更是曾經住過7位三星海軍總司令、4位四星參謀總長的將軍村。起初,這是日本政府蓋給日本海軍住的,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都曾經住過。

這裡的房舍有80多年歷史,經過重新整修,但基本結構不變。

 

大家會好奇「捌捌陸」是什麼數字密碼?原來在國防部列管的眷村總共有886處,當政府需要土地決定拆除這些眷村時,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眷村拆掉,眷村文化就消失了!於是最後全台保留下13處成為眷村文化園區。

 

實際上,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的範圍不只這5棟,而是包括整個明德新村58戶(含1號、2號賓館)及建業新村480多戶,合計31.9公頃的範圍,由國防部撥給高雄市政府進行規劃,並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負責營運,未來也將陸續釋出更多空間,包括眷村圖書館、眷村美食區、生活體驗區等,讓民眾有機會更貼近眷村文化。

展館內看到許多標語,第一代腳踏車等文物都是從許多舊眷村蒐集來的。

 

穿藍白拖逛將軍村

這天為我們導覽的周治東大哥本身就是眷村二代,後來他也進入軍校就讀,以空軍上校退役,如今擔任園區的營運統籌。他從小就在附近的眷村長大,不但熟絡這裡的左鄰右舍,更熟悉軍中文化,許多展示的老照片、舊文物都由他親自挑選,點點滴滴都是故事。

來到眷村園區先換上藍白拖融入在地。

 

開始走訪之前,周大哥建議我們先換上園方提供遊客使用的藍白拖,方便參觀時必須脫鞋才能進入屋內。我們這才知道已經成為台客象徵的「藍白拖」,竟然是當時美軍顧問團建議國軍製造給軍人在營區休息時穿的,不用整天穿著軍靴,後來才普及於民間。於是我們立刻決定入境隨俗換上藍白拖,用眷村生活的步調來拜訪這個將軍村。

 

眷村文化還有兩個有趣的特色,其中之一是方言。所謂眷村,是提供給軍人的家眷住的,而當初跟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的軍隊各個省份都有,因此同一個眷村裡,可能張媽媽講四川話、李媽媽講湖南話,要怎麼溝通?周大哥說奇妙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就聽得懂對方的意思;而另一個從不同省份帶來的就是各自的家鄉菜,經過互相交流分享之後,便發展出具有台灣特色的眷村菜。

融合中國大陸各省份的美食成為眷村菜的特色。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縮影

園區的四個主要展館規劃為眷村時代館、眷村聚樂部、眷村.潮、眷村共生基地。以兩戶並陳的「眷村時代館」,敘述當時國民政府自大陸撤退到台灣,原以為是短暫來台灣停留的軍人家眷,只攜帶著簡單的行李,沒想到卻回不去了。

軍人家眷搭乘中字號艦來台,當初沒想到來了就是一輩子。

 

展館中以歷史照片搭配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眷屬們搭乘中字號船艦來台的場景,現場還有三段錄音講述真實的故事。其中一位太太和先生結婚沒多久生了兒子,先生在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軍隊來接收台灣,還沒見過兒子,太太想要帶兒子到台灣給先生看一下。另一位太太很有錢,買的船艙很大,於是把衣櫃、旗袍、珍珠項鍊都帶上了,聽說台灣沒有米,還帶了米,以為是來台灣度個假就反攻大陸了。現場還展示她們攜帶的皮箱及物品,像這樣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太多了。

軍眷當初只帶著簡單的行李就來到台灣。

 

展館裡也呈現眷村的家庭生活樣貌,而許多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都發生在廚房裡。周大哥也分享他的兒時記憶,他的鄰居邵媽媽是山東人,常做包子饅頭送來他們家,而他媽媽便會做一道梅干扣肉當回禮。他爸爸是軍醫,算家境好的,因此他們家是全村第一個買冰箱的,鄰居都來寄放菜,把冰箱塞得滿滿的。海軍船上的炮彈箱因為防潮效果好,廢棄之後便成為家家戶戶的米桶……。這些都成為重現眷村生活的珍貴素材。

 

在展館遇到的志工也大多是眷村二代,一邊聽著周大哥講故事,一邊聽到他們在一旁答腔:「我就是搭中字號來的,當時才一歲被媽媽抱著」、「那時候廚房還燒煤球呢!」這些距離我們逐漸遙遠的生活景象,仍是眷村人的共同記憶。

眷村最有人情味的故事都發生在廚房裡。

 

跨時代同聚與共生

在「眷村聚樂部」展館呈現的是眷村休閒及藝文生活的一面,有美式俱樂部的酒吧跳舞文化;有中山堂可以看電影,展間裡場景重現的木椅子還是真正從整修的中山堂搶救下來的;也有三位海軍陸戰隊背景的重要詩人洛夫、瘂弦與張默在軍中廣播電台創辦了《創世紀詩刊》。

美軍帶來俱樂部文化,看美軍眷屬穿著旗袍跟海軍官校學生跳舞的照片也很有趣。

 

隨著時代移轉,眷村成為文化資產,來到「眷村.潮」展館,「後眷村時代:竹籬散落起高樓」讓民眾了解左營的眷村改建地圖以及老舊眷村活化等議題,例如推動「以住代護」,為老空間注入新的人文精神。

左營眷村改建地圖讓民眾了解老舊眷村活化議題。

 

一進大門右側是「眷村共生基地」,這裡有相關的文化創意商品,讓眷村也搭上現代的潮流,並有座位區供遊客休息、閱讀。此外,因為希望有更多和民眾的互動交流,於是園區在2020年又整理出「將軍好宅」和「轉角壹貳壹」兩個獨立的空間。

 

「將軍好宅」透過眷村家庭成員的生活物件開箱,呈現眷村既平凡又特殊的生活語境;「轉角壹貳壹」則定位在文化沙龍,不時舉辦講座等活動。趁著前往這兩個地方,剛好可以散步一小段路,感受百年大樹綠蔭下清幽的眷村氛圍。

「將軍好宅」和「轉角壹貳壹」是第二階段整理開放的空間。

 

駁二藝術特區  打開倉庫群擁抱高雄港

駁二藝術特區

【必訪亮點】

  1. 各擁特色的三大倉庫群:蓬萊區、大勇區、大義區。
  2. 蒐集散布各處的大公仔地標、公共藝術。
  3. 從制高點「駁二塔」看園區與高雄港。

 

駁二藝術特區有三大倉庫群:蓬萊區、大勇區、大義區,沿著高雄港邊,占地非常廣大。駁二精采的地方,不只是在一座座倉庫裡的展覽、     歷史建築、公共藝術與     風格小店,前衛、實驗、創新才是駁二的精神,每次逛都會有新發現。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打通高雄藝文任督二脈

一場國慶煙火打開了一群倉庫,一個倉庫開啟了駁二藝術特區,如今成為高雄的藝文重鎮,這要從2000年說起。那一年,原本照例在台北舉辦的國慶煙火活動,第一次決定要辦在高雄,但哪裡有適合的場地呢?尋覓的過程中,意外發現長年被圍牆阻隔的高雄港區,竟然有一大片閒置的倉庫。

 

這個連高雄在地人都陌生的地方,引起一群藝術家的注意, 2001年,他們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從P2倉庫、C5倉庫、月光劇場三棟起家厝開始著手整建修復。又為什麼叫「駁二」呢?和高雄港的運作方式有關。早年當大船千里迢迢把貨物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高雄港之後,由於內港的水深太淺,無法讓大船駛入停靠,於是他們必須把貨物搬上小船、接駁到倉庫去,P2就是當時的2號倉庫,「駁二」之名由此而生。

「駁二倉庫」是駁二藝術特區的開端。

 

2006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正式接管駁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造計畫,26座倉庫接力開放,導覽人員說:「駁二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有機式的開發,一棟一棟準備好就開放,才變成今天所看到的駁二版圖。」按圖索驥,若要細細走一遍,怕是一整天都不夠。

 

縱貫線終點看鐵道文化

我們的駁二之旅從七賢路上很有歷史的「高雄港」牌樓開始。早年高雄人都知道如果走到牌樓這裡就要掉頭了,因為前方的高雄港是管制區,非港區工作人員不得進入,若要打開神祕的高雄港,很適合從這裡──

「蓬萊區」展開。

工人漁婦大公仔是駁二最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之一。

 

蓬萊區最有人氣的莫過於站在蓬萊路兩側的工人大公仔和漁婦大公仔,想拍張照,會發現不管從正面或背面都看不到臉,原來他們代表的是高雄人埋頭苦幹,默默耕耘的做事精神,象徵了高雄人質樸、堅毅、韌性的特質;而工人和漁婦也表現出高雄工業都市及海洋城市的文化意涵。

 

導覽人員提醒:「我們會建議大家來到駁二不只是看倉庫裡有什麼展覽,更建議可以從外觀開始看。」斜屋頂造型的是日治時期的倉庫,這裡還看到地面上保留了鐵軌,沿著軌跡會來到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的扇形鐵道廣場,如果從空中俯瞰,就會看出呈放射狀的鐵道支線,早年縱貫線鐵路來到終點高雄之後,為了把貨物分門別類運輸到港口去,開闢了許多條五分車軌道,而高雄鐵路運輸的起點,就在這個地方。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保留下早年的鐵軌,也成為鋼雕藝術展區。

 

鐵道文化園區除了敘述一段鐵道史,大片草坪也成為藝術家現地創作的舞台,講的是高雄另一個產業,拆船業與鋼鐵業。二戰結束後,為清除海底的大量沈船,高雄興起     這兩項產業,將打撈起的船艦上的鋼鐵、機械等再次利用。而駁二將代表城市的鋼鐵產業,透過藝術的方式呈現,舉辦「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邀請藝術家利用鋼材在廣場上創作並留下作品。

 

若想要完整了解台灣的鐵道發展,可以來逛「哈瑪星台灣鐵道館」,館內將台灣鐵道的南北縱貫4大線及糖、鹽、林、礦等8大支線,濃縮成逾百坪的動態模型,隨著小火車運行穿梭200處經典場景,環繞一圈就認識了台灣的鐵道發展。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裡面有完整的台灣鐵道文化介紹。

 

坐著什麼都不做就很棒

來到「大勇區」,這裡的倉庫群長得不一樣,兩層樓建築多是銀行承租使用。二戰過後,政府沒有經費做整個港區的重建,交由承租單位自由發展,這裡便成為銀行倉庫一條街。其中第一銀行高雄倉庫在2021年正式納入駁二版圖,成為駁二的第26棟倉庫,並於2023年改造為「駁二共創2號基地」,匯集創意能量,開放設計產業申請進駐,包括知名設計師聶永真第一個南部辦公室便選擇進駐在此。

 

大勇區也有到此必拍的地標。大幅彩繪牆面《車站2.0》由知名3D地景藝術家圖龍(蘇家賢)操刀,站在牆面中間就好像走出高雄車站準備探索這個城市,他在畫面中融入許多高雄元素,包括輕軌開通之後,也把輕軌列車也補進畫面中。彩繪牆的對面,抬頭會看見兩個可愛的人物坐在上方,他們是太空寶和圈圈寶,而作品名稱更可愛,叫作《一起坐著,甚麼也不做》,想要詮釋來到駁二的遊客的心情,只要坐在這邊吹吹海風、曬曬太陽、發個呆都很開心。

《車站2.0》與《一起坐著,甚麼也不做》兩件作品面對面,可以一起蒐集。

 

大勇區C5倉庫是駁二的門面,提供園區諮詢、售票、文創商品、展覽等服務。特別推薦駁二自辦展覽的全日套票,包括駁二當代館、動漫倉庫與舊事倉庫,只要150元就可以看三個展,超級划算。導覽人員也跟我們分享,駁二努力推動「藝術有價」的觀念,民眾願來越願意購票支持藝術展演活動,是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關於駁二藝術特區的各種資訊都可以來C5服務台詢問,旁邊的駁二「庫房」賣店則有許多文創商品。

 

「駁遊路」串聯兩大倉庫群

站在C5門口,可以看到對面另一個地景藝術《巨人的積木》,以貨櫃形狀組成的作品除了象徵高雄港貨櫃中心的角色,也有堆積木的好玩概念,尤其民眾出了捷運站遠遠看到它就知道是往駁二的方向,非常醒目。

《巨人的積木》也是駁二的地標之一。

 

接著走「駁遊路」就可以往大義區前進。這個有趣的諧音路名想要告訴遊客沿途的路面、牆面都有許多公共藝術,可以慢慢遊逛。走到途中會來到「駁二塔」,是整個園區的制高點,爬上塔頂俯瞰高雄港是另一種開闊的視角。而駁二塔前方便是線條優美,像海豚又像貝殼的大港橋,遊客可以越過船渠,快速抵達蓬萊商港區。

從駁二塔頂眺望駁二藝術園區、大港橋和高雄港視野絕佳。

 

續往前行看到平頂的倉庫群,代表是戰後才蓋的建築,就知道「大義區」到了。原本這裡的倉庫是縱深很長的建築體,在改造時決定把中間幾處切開變成廊道,營造出走進小巷裡探險的氛圍。這裡聚集了各種文創類型,有藝廊、咖啡館、藝術家駐村等,舊事倉庫和動漫倉庫也在這裡。

走在大義倉庫群之間,有巷弄裡尋寶的樂趣(左)。「舊事倉庫」把駁二與高雄的歷史融在展館裡(右)。

 

我們鑽進去尋寶,其中一間「有酒窩的lulu貓雜貨鋪」,光從外面看玻璃櫥窗就發現擺滿奇形怪狀的物件,原來這裡是一間藝廊,也是藝術家木殘的工作室。木殘是一位喜愛蒐集骨董與舊物的收藏家,而這些來自各地的物件也給了他創作靈感,以複合媒材為創作型式,他的作品有祖先像、紀念碑兩大系列,呈現出一種超現實風格。

藝術家木殘(右)分享他的創作理念。

 

「言成金工坊」則是青年創業的成功故事。駁二推動文創人才回流計劃,補助入選者室裝費打造品牌店面,並提供每月駐市金作為空間營運資金,讓即將走入市場發展的文創品牌可以來到這裡試水溫,還有機會成為駁二的合作店家。言成金工坊的創辦人洪明雄傳承父親的打金手藝,弟弟洪明輝更曾是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金工國手,他們以生活化的小東西為靈感,創造出精巧可愛的飾品。遊客來到這裡除了可以客製化戒指、耳環、項鍊,還可以動手體驗金工創作的樂趣。

言成金工坊將金屬工藝年輕化與生活化。洪明輝的「好事多多」系列以台灣人喝養樂多的各種方式為靈感。

 

來到駁二藝術特區,可以看到有歷史感的建築、現代化的展覽與風格小店,這正是駁二衝突又有趣的地方,駁二始終想要傳達三件事:前衛性的藝術、實驗性的場域、充滿創意與創新。經歷20多年,蛻變後的駁二藝術特區真正打開了高雄港。

 

駁二藝術特區

紅毛港文化園區  追尋烏金乘船而來

紅毛港文化園區

【必訪亮點】

  1. 搭乘文化遊艇前往紅毛港,沿途了解高雄港產業發展。
  2. 仿古厝與展示館認識紅毛港文化。
  3. 高字塔旋轉餐廳看大船入港。

 

400年前紅毛港的祖先因捕捉烏魚來到這裡,曾經紅毛港是漁獲資源豐富、繁榮興盛的漁村,50年前政府在此開闢高雄第二港口,規劃為貨櫃中心,紅毛港聚落全部遷村,並為保留漁村的記憶與文化,成立了紅毛港文化園區。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搭文化遊艇前進紅毛港

從海上看高雄港是另一種視角,尤其想要前往有400年歷史的紅毛港,乘船而來更有感覺。從棧貳庫碼頭出發,文化遊艇的紅毛港航線領著我們巡遊高雄港。

搭乘文化遊艇認識高雄港沿岸的產業文化。

 

「棧貳庫」在高雄港2號碼頭,原為存放貨物的第二倉庫,這裡也是前往旗津的碼頭之一。往紅毛港方向,右手邊就是旗津。而左手邊也很熱鬧,規劃成郵輪母港,吸引到國際郵輪來此停泊,成為一條新的郵輪航線。

 

續往前行是第一貨櫃中心,也是高雄港做為國際貨櫃碼頭的開端,促使高雄成為亞洲地區的貨運樞紐。在高雄港也可以看到軍艦,有驅逐艦、救難艦、巡防艦、海底探測艦、油彈補給艦等等,令人大開眼界。此外,高雄還發展出全球第四大的遊艇製造業,沿途也看到造船廠、修船廠。

貨櫃中心是高雄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樞紐。

 

再往夢時代摩天輪方向望去,旁邊的前鎮漁港是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港,只見船上有許多紅色燈泡是漁民們正在試燈。每年2月,他們會開到南大西洋阿根廷福克蘭群島海域捕抓魷魚,7、8月則會到北海道、俄羅斯海域捕秋刀魚,這又是另一個產業。

 

接著看到岸邊的柱子寫著「此處北側100公尺範圍內禁止拋錨」,讓人滿頭問號,導覽老師笑著解釋,不是禁止船在這個地方故障,而是不能在這裡把船錨拋下去。原來在我們的下方正是連接到旗津的過港隧道,越過隧道後,就準備抵達紅毛港。

走水路抵達紅毛港文化園區,遙想紅毛港先民乘船而來的情境。

 

仿古厝重現漁村生活文化

上了岸,紅毛港文化協會的洪榮華總幹事接待我們,洪榮華是土生土長的紅毛港人,為了在遷村之後還能將聚落傳統文化保存下來,他們成立了紅毛港文化協會。

 

站在候船室的樓頂,放眼望去是滿滿貨櫃的景象,早年這片內海是居民賴以維生的潟湖,水很淺又天然,連小孩子都跑到水裡抓魚蝦,最興盛的時候紅毛港居民有1萬9千多人,如今在末端這塊3.4公頃、大約1%的土地上,把紅毛港文化重新濃縮在這裡。

遷村之後把保留下來的文物濃縮打造成紅毛港文化園區。

 

走出候船室先看到一片「未完成」的建築體,將各聚落拆除的物件重新組合起來,讓遊客得以觀察老房子興建的過程及建材。洪榮華帶我們走上旁邊的天空步道,這不是像許多風景區刻意建造的步道,它原來是運煤輸送帶,特別保留一段改造而成,兼具了歷史意涵與遊憩功能。

將廢棄的運煤輸送帶管路改造成天空步道,讓遊客可以從高處俯瞰紅毛港風貌。

 

戶外園區用三棟仿古厝來呈現紅毛港聚落的樣貌。第一棟渤海堂是只有一側護龍的「曲尺厝」,形狀就像工匠使用的呈90度直角的尺。這是因為早年移居來的人太多,而土地有限,於是一戶挨一戶便形成了曲尺厝。另一個有趣的特色是,這裡的房子因為要避東北季風,整齊一致地朝東西向,只要家家戶戶把門打開,就可以一路穿越而過,又因為房子密密麻麻,巷弄狹窄,所以居民都習以為常地走別人家的廳堂穿過。

紅毛港的居民蓋房子要與海爭地,也發展出從別人家穿過的獨特文化。

 

我們也學當地人的習慣,穿屋而行來到第二棟隴西堂,從門廊上的題字、窗戶上的紋飾,可以看出這是一戶書香門第。而第三棟穎川堂就更氣派了,它蓋成兩層樓,並且把兩邊護龍的樓梯做在外面,事先就預留了增建空間。以前紅毛港的居民與海爭地,蓋房子之前要先填咾咕石,因此有這麼一句諺語:「要娶某,先擔三年咾咕石」,仿古厝還原了當時的漁村生活樣貌。

 

追逐烏金足跡而形成的聚落

紅毛港聚落是怎麼形成的?又為什麼叫紅毛港呢?來到展示館可以了解這裡的故事。

紅毛港展示館波光粼粼的入口意象,象徵先民乘船而來。

 

紅毛港的祖先並不是一開始就住在這裡的。台灣海峽在每年冬至前後一個月有烏魚洄游經過,早自清代以前,中國大陸福建沿海漁民就得知這個訊息,為追逐烏魚而來到這片沙洲地。他們年復一年來來去去,覺得既危險又辛苦,看到這裡漁場那麼好,於是漸漸定居下來。烏魚讓他們賺了大錢,成為居民口中的「烏金」,洪榮華更回憶起小時候的零食就是烏魚子、烏魚胗。

 

而聽到「紅毛港」就會聯想到和荷蘭人有關,一點都沒錯。1624年荷蘭占領台南安平一帶,1662年被鄭成功擊敗後退到澎湖,沒想到同一年鄭成功就因病過世,於是荷蘭人發起反攻,從高雄沿海登陸後又占據了兩年,1664年終因兵力不足而撤退,但也因此有了「紅毛港」之名。

遷村前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原本紅毛港聚落的樣貌。

 

早年紅毛港有六大聚落,並以楊、吳、李、洪、蘇五個姓氏人口為最多,每個庄頭都有一間大廟,當地人多以姓氏稱之,例如洪姓聚落的廟宇是朝鳳寺,但居民都稱「姓洪仔」廟,表現出非常強烈的地域性。

 

展示館裡也介紹了當地豐富的漁獲資源及漁業文化,除了捕烏魚和卡越仔(拖網漁船),潟湖的魚蝦蟹貝資源豐富,蝦苗養殖也曾經在這裡蓬勃發展,甚至還有專業的人負責計算蝦苗數量,洪榮華說,只要和漁業相關的,紅毛港人都很厲害。

展示館內有許多影音互動裝置讓遊客彷彿身歷其境。

 

高字塔旋轉餐廳看大船入港

另一個紅毛港的亮點就是「高字塔」。1967年,政府當局決定將紅毛港與旗津之間炸開,闢建高雄第二港口,以容納更大的船隻進出,當時便在港口兩側各設了一座「高」字形信號塔,後來因為又建了新的信號塔,高字塔便功成身退。隨著2007年完成紅毛港遷村,2012年紅毛港文化園區開放,高字塔下方增設了旋轉餐廳。它號稱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旋轉餐廳,更特別的是一邊用餐一邊就可以近距離觀賞大船入港。

高字塔旋轉餐廳就在港口旁邊,可以超近距離觀賞船隻進出。

 

高字塔旋轉餐廳取名為「小紅市集」,主打海鮮、火鍋與牛排。活海鮮當然是這裡的招牌之一,但是更不可錯過紅毛港的特色料理「烏金雙拼」和「紅毛港鹹粥」。烏金雙拼是烏魚子和烏魚胗拼盤,烏魚胗也就是烏魚的胃,口感具彈性與嚼勁,可以像吃魷魚絲那樣撕開來吃,鹹香涮嘴。

 

紅毛港鹹粥則是一道漁夫料理,早年漁民在出海前後沒有時間用餐,便隨手把海鮮食材都丟進鍋裡煮粥,意外發現鮮美無比,變成當地的傳統美食。這裡還有一道「古早魚」也值得推薦,它呈現的是傳統台灣料理「鹹酸甜」的滋味,把手指一般大小的魚炸到連骨頭都酥軟可食,並用糖醋的方式料理,很受到大小朋友喜歡。

「小紅市集」的菜色非常豐富,從紅毛港古早味、新鮮海產到進口牛排都有。

 

逛完紅毛港文化園區,享受一頓港口夕陽晚餐,再悠閒地搭乘遊艇離開,回程欣賞高雄港夜景,就是非常棒的半日旅行。

 

紅毛港文化園區

 

高雄港文化遊艇船隊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將高雄縮影在帝冠式建築裡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必訪亮點】

  1. 高雄僅存的兩座帝冠式建築之一。
  2. 科技互動大高雄常設展:印象高雄、水系、海港、鐵道。
  3. 「高小雄冒險記」兒童展間。

 

高雄,印象中的工業城市,現今逐漸打開海港、建設輕軌,轉型成容易親近的親水港都,一步一步留下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包括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本身就是一棟有80多年歷史的建築,自1939年啟用以來,歷經市役所、市政府,到1992年市政府搬遷後,以重要的歷史古蹟的方式被保留下來,1998年成為城市歷史博物館。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高雄唯二的帝冠式建築

走進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之前,這棟建築物本身就是一段高雄歷史,建於日治時代,是高雄僅存的兩座帝冠式樣建築(另一座是舊高雄車站)。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這種建築型態在日本昭和初期所流行,以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建造,又保留傳統東方木造結構的特色,於是可以看到瓦片樣式的斜屋頂,與牆面連接處是斗栱造型,立面有桃形窗、八角窗,但又可以發現外牆的石刻裝飾上,有東方色彩的銅錢紋、菊紋,也有西方元素的蕨類雕刻。

從建築立面可以看到許多和洋折衷的設計細節。

 

進入大廳,一座氣派的Y字型樓梯占據了視覺焦點,先別急著上樓,光是大廳也有不少看點。延續東西合璧的設計元素,三對聳立的圓形石柱參考希臘柱式,有趣的是柱頭的點綴卻是東方的蓮瓣樣式;天花板以白色鑲上兩條金邊,配色取西方的天堂意象,但仔細看金邊上的圖樣竟是竹子和蝙蝠,象徵節節高升與福氣的寓意。建築設計的細節就是這麼有趣,融入了很多文化思想在裡面。

大廳的Y字形樓梯展現氣派格局。

 

互動式展覽玩出高雄印象

一樓用四個展間呈現「大高雄歷史常設展」,縱向、橫向勾勒出高雄的時代演變,其中「印象高雄」先以時間軸帶領遊客認識高雄的過去到現在,另外三間則分別是水系、海港、鐵道,帶出影響高雄發展的三個面向。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充分運用聲光科技來表現展覽內容,活潑的裝置取代靜態的照片、文物展示,讓民眾能更融入其中,像是「印象高雄」的入口處先以一片片會旋轉的偏光鏡,來呈現館藏最多的老照片。接著進入這個展館的核心「歷史高雄」,是一個20米寬的沉浸式環景劇場,10分鐘的動畫穿越高雄的史前時代、鄭氏王朝、清代、日本時代、民國時期及當代高雄。

沉浸式環景劇場帶領觀眾穿越時空。

 

在影片播放的空檔也沒閒著,八種隨機觸控式互動影像,展現高雄從自然生態到產業發展的不同特色,例如黃蝶翠谷,據說有世界上最多的銀紋淡黃蝶,只要用手觸碰螢幕,小黃蝶就會聚集過來跟著你飛舞。

 

來到「數字高雄」的區塊,觸控螢幕上,生硬的數字都化成一個個閃光點,點下去就會跳出介紹資訊。遊客一邊玩得很開心,一邊也就對高雄留下了印象。

高雄的數字密碼就藏在這片互動式觸控螢幕中。

布建水路輸送養分

來到「水系」展間,導覽員把它比喻成人體的血液系統,血液為人體輸送養分,而水正是人們賴以維生最重要的資源。大高雄有三條主要河川,而其中,全台流域面積最廣的高屏溪,是大高屏主要的灌溉水源,曹公圳更把埤塘連接起來形成水路;二仁溪是高雄與台南的交界;阿公店溪雖然不長,卻有重要的防洪功能的阿公店水庫。

來到「水系」展間瞬間感受到一股清涼。

 

當人們的飲水、灌溉需求滿足了之後,如何便於取水及利用水資源,成為重要的事。1908年興建的竹仔門電廠,保存著日治時期川流式發電機組,提供築港電力,隨後亦建立了高雄第一套自來水系統──打狗水道,從竹寮取水站把水引到哈瑪星,供應市區及港口用水,成為奠定高雄城市發展的基礎建設, 當然,舊竹仔門電廠也作為古蹟被保存下來。

 

另一方面,日本也開始在左營軍港布局戰備水路,如今高雄有兩條水管路,就是當時因應戰爭需要所布建。如今,戰爭成為歷史,高雄的水系同樣轉為遊憩功能,從「水系」展間看到了水的建設在高雄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打狗築港計劃到環狀輕軌建設

港都是大家對高雄的印象,而高雄港是怎麼形成的呢?實際上,過去高雄只有部分山丘露出海面,經過海沙與山上泥沙的沖積才逐漸形成陸地,而哈瑪星更主要是人工填築而來。

 

日本政府當時為大力建設高雄港擬定了「打狗築港計畫」,其核心就是建設鹽埕區和哈瑪星區塊。大家所熟悉的哈瑪星,其日文原意是「濱線」(はません),為了將貨物更方便從內陸運送到港邊,他們從縱貫線鐵路延伸了許多條支線,其中一條就是濱線,後來又發現如果把旁邊像是內海的部分填築起來,就可以成為更大的貨物集散地。

從不同年代的海港模型可以一窺高雄港的發展歷史。

 

從「海港」展間的模型,可以看到整個高雄港和棋盤式街區的樣貌,大部分就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而在另一個模型我們看到高雄港中間填出了一大塊陸地,就是原高雄加工出口區、現在的前鎮科技產業園區。1945年二戰結束,加工業成為高雄另一次經濟起飛的關鍵。後來,為了增加高雄港的功能,在旗津旁邊又炸出了第二港口與航道,而如今從愛河、棧貳庫、旗津到亞洲新灣區也形成新興的遊憩據點。

 

興築高雄港的同時,高雄的鐵路系統也開始發展。來到「鐵道」展間,陳列各種火車模型的牆面受到鐵道迷的喜愛,展館動線更設計成火車月台的意象,兩邊是各種不同功能的火車車廂,有蒸汽火車、貨物列車尾部供隨車人員使用的守車、載運大型貨物的敞車、運送穀物的篷斗車等等,來到月台尾端是高雄輕軌。

篷斗車廂的斜邊設計是讓穀物容易傾倒,不會卡在車廂邊角。

 

高雄的鐵道歷史為什麼以輕軌作結?這要回到早年在建設鐵道系統時,當北起基隆、南到高雄的縱貫線完成了台灣最重要的空間革命,隨後,高雄便開始興建各種產業支線,其中一條即是臨港線的興築,加速了高雄港口與臨海工業區的串連,有利於高雄重工業的發展,但隨著公路發展起來,臨港線便逐漸失去功能,如今成為高雄輕軌的軌道基礎。

火車模型牆呈現的是火車進化史,最後以現代化的高雄輕軌為代表。

 

同樣以人體來比喻,海港就像是肌肉系統,鐵道則如神經系統,前者讓整個高雄動起來,後者具備傳遞重要資訊的功能。水系、海港、鐵道三個主題讓民眾更完整地了解了高雄這個城市;此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也為小朋友精心設計了「高小雄冒險記」,由虛擬人物高史伯帶著高小雄和高小美遊覽高雄,將人文史地精華濃縮在遊戲室般的兒童展間,讓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成為老少咸宜的全民博物館。

「高小雄冒險記」是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兒童展間,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臺灣鳳梨工場 細說鳳梨罐頭產業的黃金年代

臺灣鳳梨工場

【必訪亮點】

  1. 建於1925年的日治時期紅磚建築。
  2. 三大鎮館之寶:鳳梨罐頭標籤牆、復刻封罐機、罐頭光雕牆。
  3. 品嘗在地鳳梨製作的甜品、飲料。 

 

來到高雄主要的鳳梨產地大樹區,鳳梨依然是農戶的主要作物,曾經有個產業與之息息相關,並曾在台灣興盛,但如今只剩下大樹區九曲堂還保留了它的足跡,那就是鳳梨罐頭產業。甜蜜蜜的鳳梨罐頭,是小孩子最愛的古早味零嘴之一,也是拿來增添料理風味的好食材,而如今想要認識鳳梨罐頭的前世今生,只有在「臺灣鳳梨工場」。

撰文/秦雅如 攝影/王星鑑

 

從日治時期發跡的產業

鳳梨罐頭產業在台灣輝煌一時,到了1970年代甚至是全世界鳳梨罐頭產量的冠軍,而其源頭要從日本時代說起。

 

三座保留下來的日治時期紅磚建築,是走進這段歷史的第一步。來到主展館,追溯鳳梨罐頭在台灣出現的開端,關鍵人物是跟著日本軍隊來台、做民生物資生意的岡村庄太郎先生,他在台灣南部吃到鳳梨時驚為天人,認為如果運回日本賣應該會賺大錢,但當時生鮮運送技術尚不成熟,於是他想到開發罐頭,1902年他在現今鳳山捷運站附近設立了第一間鳳梨罐頭工廠。

展館裡介紹開啟鳳梨罐頭產業的關鍵人物岡村庄太郎。

但當時台灣除了鳳梨,沒有罐頭包材,沒有出口用的木箱,甚至罐頭裡面的糖漿也沒有,由於靠進口的成本過高, 使得鳳梨罐頭產業一直無法轉虧為盈。直到1920年代,東洋製罐株式會社在高雄設立了製罐工廠,再加上鳳梨罐頭走向「夏威夷模式」,也就是「現代化機械、自營農場、外來種」的商業模式,台灣的鳳梨罐頭產業才開始蓬勃發展。

 

1920是台灣鳳梨罐頭產業的第一個黃金年代,到1930年代達到高峰,全盛時期全台灣有81家工廠。1925年,大稻埕商人葉金塗的泰芳商會也來到高雄設立工廠,如今九曲堂的「臺灣鳳梨工場」位址即是他的第三、第四廠區。

鳳梨罐頭從家庭食用到營業用,有不同容量及切片方式,開發出多種樣式。

鳳梨罐頭從家庭食用到營業用,有不同容量及切片方式,開發出多種樣式。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鳳梨罐頭工廠造成市場惡性競爭的亂象,於是日本政府在1935年成立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把81家收編為一家,而葉金塗也因為退出株式會社,使得這棟建物在1935年     成為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的辦公廳。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將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改為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鳳梨分公司,1955年出售民營,成為台灣鳳梨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現在熟知的台鳳。說起來,這棟1925年的建物,比台鳳公司整整早了30年呢!

臺灣鳳梨工場現址是原泰芳商會第三、第四座鳳梨罐頭工廠。

 

鳳梨品種演化與三大鎮館之寶

主展館也帶民眾認識各種鳳梨品種,原來做為鳳梨罐頭的鳳梨品種也有一段有趣的演變史。

 

十七世紀,福建、廣東一帶的先民把鳳梨種苗帶進台灣,當時的品種稱為「在來種」,個頭比現在坊間的鳳梨小了一半,而且它的花腔(芽眼)很深,必須人工削皮處理,而且會削成螺旋狀。後來日本政府到夏威夷考察,發現長成圓筒狀的「開英種」,由於它頭尾直徑差不多,可以機械削皮,於是台灣便大量改種開英種,館內也展示了這兩種鳳梨的模型。

從鳳梨品種了解鳳梨罐頭的演變。

隨著台灣農業技術改良,演變至今,台灣已經發展出18個鳳梨品種,食用級鳳梨以金鑽鳳梨為大宗,占了八成以上,其次是牛奶鳳梨;而加工用鳳梨則有一、二、三號系。另外一個小秘密是,因成本考量,如今台糖、台鳳兩家鳳梨罐頭的原料和製造都已經移到了東南亞,台灣的加工用鳳梨主要用在鳳梨酥。

 

這裡還有三大鎮館之寶值得駐足。首先是一面展示了72張鳳梨罐頭標籤紙的標籤牆,每一張標籤都有故事。像是畫了兩隻鹿的就是泰芳商會的特色,據傳葉金塗非常喜歡鹿,取其與福祿壽的「祿」同音,因此坊間又稱之為雙鹿牌。此外,台商特別喜歡以動物為圖案,日商則偏好有軍國主義色彩的圖樣。

鳳梨罐頭標籤牆展示不同商會與不同時期的標籤特色。

 

第二樣寶物是復刻日治時期的封罐機,館內提供彩繪標籤紙與封罐體驗,也可以選擇在以鳳梨纖維做成的鳳纖紙上寫下心願的心願封罐或者存錢筒封罐,而遊客最期待的就是踩下封罐機發出喀擦清脆聲的那一刻。

 

以罐頭做成的光雕牆是另一個看點,其難度在於必須投影在不規則的金屬波紋曲面,在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消光漆之後,才終於能展現光雕的效果,成為一種藝術創作。

臺灣鳳梨工廠有標籤紙彩繪和封罐體驗活動。

 

大樹水鄉的鳳梨好滋味

原本做為接待所的展館「水水大樹」,記載的是大樹區的人文史地,這一棟也是有最多特色的建築。山牆設計了牛眼窗當裝飾,進門雨庇處做了羅馬柱,顯現的是當時流行的和洋折衷建築樣式,再仔細看牆角有磚紅色的陶製落水管,代表大樹區曾經也是磚瓦窯業興盛的地方,而水源豐沛與酸性紅土正是造就大樹區適合種植鳳梨與發展磚窯業的條件。

「水水大樹」展間介紹大樹區的產業與人文特色。

大樹區是水源之鄉,清道光年間,鳳山知縣曹謹發現了這裡的水資源,提出興築水圳引水灌溉大高屏地區的想法,即有名的曹公圳。也由於這裡的土質屬於紅土,很適合鳳梨生長,因此從康熙年間大樹就已經開始種植鳳梨,後來又種了荔枝,目前全台灣的玉荷包產量有八成以上來自大樹。

 

從磚瓦窯業發展出的製陶藝術,當地具代表性的有三和瓦窯與藝術家林昭地。林昭地作品的特色是不上釉,完全靠稻穀和粗糠燒製,並運用大樹當地的紅土,燒出來的作品帶有紫色的色澤,因此他把自己的作品命名為紫雲燒,也在展館中陳列。

「水水大樹」展館介紹大樹區的文人史地。

走到另一棟「旺來會社」,可以小坐片刻品嘗一下以在地鳳梨製作的好滋味。臺灣鳳梨工場整個場域包括餐飲,都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營,他們與在地小農合作,開發出酵素鳳梨冰、鳳梨酵素蜂蜜飲等特色單品,在鳳梨產季,工作人員更是自己熬製鳳梨醬、煮鳳梨冰茶。這裡還有一項獨家產品,利用園區的戶外空間,種植了多達16個鳳梨品種,除了觀賞之外,如果剛好遇到採收時節,便有機會嘗到現採現殺的新鮮鳳梨,而且可能是市面上都吃不到的品種口味。

 

深耕在地,與土地結合,臺灣鳳梨工場有這麼一句話:「我們不是真的工廠,但我們展示台灣鳳梨罐頭產業的黃金年代。」他們真正一步一腳印實踐著。

園區裡種植有16個品種的鳳梨,也與在地小農開發出多種鳳梨製品。

 

【日月同輝 緬懷榮工】第三十三集:印尼巴卡絡水力發電工程

印尼由13,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幅員廣大資源蘊藏豐富,1983年印尼的經建計劃以電力為主。巴卡絡水力發電工程是蘇拉威西島上,第一項規模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工程,對蘇拉威西省的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榮工處當時已在印尼工程界經營多年,榮民弟兄們長期以高超技術,在惡劣的叢林沼澤中艱苦奮鬥,已獲致印尼朝野誠摯的友誼與讚許。1987年印尼政府提出的巴卡絡水力發電工程標案,榮工處印尼辦事處在15家國際廠商激烈競標下,與印尼當地包商合作,於1987年2月標得此項工程,並於1990年提前完工。

【日月同輝 緬懷榮工】第三十四集:馬來西亞合豐水力發電廠工程

 

榮工處早在1983年即進入馬來西亞工程市場,承辦的第一項工程是長達928公里的古隆快速道路,1987年榮工處以最低標取得馬來西亞合豐電廠工程標案,此工程位於霹靂州山區,工程龐大且地處偏遠,施工異常艱辛,不但有熱帶雨季,還有老虎、大象及野蜂的威脅,然而,該電廠完成後可供霹靂州怡保地區所需的全部用電量,對馬國人民的經濟發展有很大貢獻。榮民弟兄刻苦奮鬥,終於完成此項艱鉅工程,從此奠定榮工處在馬來西亞的工程地位。

友站連結

贊助單位-日月光投控旗下子公司

聯絡資訊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

TEL:(02)2691-5577 FAX:(02)2691-5192

Mail:ce.service@asehome.com

Copyright @ 2024 ASE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