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散策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Threads 聯絡我們

福爾摩沙守護者:海洋篇《聚焦全世界》第49期/山林篇 《聚焦全世界》第50期

由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贊助拍攝的《聚焦全世界》第49期福爾摩沙守護者海洋篇及第50期福爾摩沙守護者:山林篇已公開播映!
「福爾摩沙守護者」是由榮獲三屆電視金鐘獎的「聚焦全世界」團隊,籌畫兩年、拍攝歷時五百多天,以台灣山林與海洋作為場景,深度探討氣候變遷與人類過度開發之下,台灣生態環境與珍貴物種所受到的創傷浩劫。 節目團隊以海、陸、空立體視角呈現台灣自然環境的唯美磅礴,在第一集的「海洋」中,主持人兼製作人舒夢蘭帶領團隊實際參與多項台灣重量級海洋科研計畫,跟著科學家繞行台灣海域,實際下海,直擊海洋最深邃的秘密!第二集【山林】忠實紀錄台灣山林之美,主持人兼製作人舒夢蘭帶領拍攝團隊實際攀登拍攝台灣四座百岳,包含:台灣最高峰,同時也是東亞最高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雪山主峰(3886公尺)、雪山東峰(3201公尺)與大霸尖山(3490公尺);更實際參與林務局新竹林管處五天四夜的「深山特遣巡查任務」,跟隨紀錄森林護管員為台灣山林紀錄調查的護林工作,更深入雪山山脈系的插天山自然保護區追查盜伐木;拍攝團隊也選在雪季時,進入中央山脈,紀錄亞熱帶台灣的奇幻唯美雪景…,拍攝地點遍及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等台灣四大山脈系。 以多元立體視角呈現台灣自然環境的唯美磅礴,實地記錄台灣山林的宏偉與浩劫。

影片連結:
福爾摩沙守護者:海洋 Guardians of Formosa: Ocean《聚焦全世界》第49期 |舒夢蘭

福爾摩沙守護者:山林篇 《聚焦全世界》第50期 |舒夢蘭|Guardians of Formosa : Mountain Forest_EarthFocus_Taiwan Documentary

延伸閱讀:台灣公共建設檔案 軌道建設篇:第七集【鐵道故事】-台灣鐵路阿里山支線

【日月同輝 能源講座】水力發電於再生能源暢旺時代的應用及發展-李錦浚主講

因應國家能源政策,日月光長期致力於能源再生議題,日月光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退休榮工人協會、亞洲理工學院,今(25)日共同邀請綠電專家李錦浚博士蒞臨「日月同輝 能源講座」發表專題演講,與關心能源議題的民眾分享「水力發電於再生能源暢旺時代的應用及發展」。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元一表示,現今能源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不同的國家社會,其可用資源、科技及經濟能力、環保要求等不盡相同。透過此次專題演講,期能使台灣社會人士及政府,對於台灣能源環保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以專業及嚴肅的態度,共謀台灣能源可長可久的方案。

綠電專家、世豐電力總經理李錦浚李錦浚總經理則表示,水力發電除有正常發電創能外,更有儲能減碳的功效,更能配合多種發電方式提供儲能及節能。自從京都議訂書、巴黎氣候協議書頒佈以降,世界各國均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小水力、生質能發電,以抑制二氧化碳(CO2)排放。

李錦浚說,我國已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為20%,這是極具挑戰性的能源政策;更因再生能源屬於間歇性,不易準確預測,導致調度不易。此時水力發電可發揮其抽水蓄能式削峰填谷的特色,或採取調整池式平移蓄水發電時間的方式;至於圳路式發電則為充分應用農田灌溉,或者民生工業用管線流量的穩定方式發電,均可提供源源不斷之基載,值得大力推展。

影片連結:
【日月同輝 能源講座】水力發電於再生能源暢旺時代的應用及發展-李錦浚(上)
【日月同輝 能源講座】水力發電於再生能源暢旺時代的應用及發展-李錦浚(下)

日月光樂讀種書 杉林發光

小朋友參加好玩的導讀活動結束後,開心地與老師們留下愉快的笑容並高喊「謝謝日月光」。

日月光樂讀種書 杉林發光

為培養學童良好閱讀習慣,充實課餘學習資源,日月光集團發起「樂讀種書 閱讀發光」計畫,期盼藉由捐贈書籍與童書導讀系列活動,啟發學童探索知識的興趣與深耕環境保育的觀念,在每一位孩童心中透過閱讀種下希望種子。

日月光集團「樂讀種書 閱讀發光」專案計畫共捐贈高雄、中壢、南投及偏鄉地區鄰里、學校近2000本書籍,幫助學童拓展跨領域知識學習。第一場活動於高雄廠綠科技教育館展開,第二場活動選在中壢廠區舉行,受到小朋友熱烈的回響。而第三場導讀活動特別選在寒假前的最後一天上課日,將童書導讀的列車開進杉林區,邀請鄰里月美及上平兩所國小近40位學生一起感受書中豐富的無限想像魅力。

日月光的吉祥物一大早就在月美國小的校門口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熱情打招呼,同學們見到兩隻可愛圓滾滾的吉祥物又驚又喜,紛紛爭先恐後地要求擊掌與合照。隨後導讀活動在日月光志工親切的自我介紹後揭開序幕,故事傳達人際互動間應有的尊重與體貼,搭配畫面的情境呈現與日月光志工唯妙唯肖地模仿書中各個角色的動作與聲音,每位小朋友都聽得津津有味、目不轉睛,更在之後的有獎徵答活動中,展現對於故事內容的充分理解。

為了宣導珍惜資源觀念,活動另外安排了日月光志工與小朋友互動進行環境教育,透過趣味問答的方式,小學生們不但瞭解到愛護大自然及環保永續的重要性,同時對於日月光長期致力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效有了初步的認識。日月光長期推動社區關懷,接續2019年在高雄市杉林區學校換裝2700支LED燈管,並於2020年舉辦「樂學杉林」夏令營等提升學童教育資源系列活動,此次透過種書計畫,培養學童養成閱讀能力,為杉林區學童盡一份心,引導孩子閱讀發光。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 農田水利篇:台東關山圳、鹿野圳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 農田水利篇:台東關山圳、鹿野圳

古代農耕常要面對的衝突,多來自水權與土地的爭奪。

聞名的台東縱谷稻米,仰賴的就是關山圳、鹿野圳。圳道見證了原住民遷徙史,香甜的縱谷白米中,隱藏的卻是種族紛爭與合作的滋味。 19世紀以前,台東縱谷地區多為布農族獵場,直到19世紀中葉,西部平埔族遷入並和布農族維持良好關係。 1870年以後,恆春阿美族因漢人不斷壓迫生存空間,也逼得遷移至鹿野、關山一帶。在此之前的鹿野山區幾乎無人定居,但兩個族群的遷入帶來的,就是農耕生活和初期的土堤圳道。 關山大圳位於台東縣,北自海端鄉初來村,南至鹿野鄉瑞源村,以往的關山舊稱「里壟」。 1907年更多的漢人,從台灣西部東遷開墾,遇到的卻是「人和」問題。當時引卑南溪溪水開設簡陋的埤圳,稱「里壟圳」,為關山圳前身,灌溉農地約30公頃。 鹿野大圳灌區位於花東縱谷南端,東臨卑南溪,西背中央山脈,北起鹿寮溪畔,南至鹿野溪左岸,行政區域屬於鹿野鄉及小部分延平鄉。 前人辛苦引入旱地的水,一點一滴的滋養著土地,隨著開發的腳步逐漸加速,花東縱谷一片繁茂興盛,更成為台灣的農業重鎮,這些水圳除了繼續為土地傳輸養分,也成為最好的水利教材。

第七屆日月光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 第一階段名單揭曉

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舉辦第七屆「日月光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日前通過第一階段審查,博士論文有1篇、碩士論文有21篇入選,本項論文獎助於明年起改由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承辦與頒發第一階段每位1萬元的獎助學金。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為鼓勵更多優秀人才,關心環保議題,2014年起舉辦「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以支持學術發展,積極培養環保學術人才,採取二階段審查,博士論文每名8萬元,碩士論文每名5萬元獎助學金。前六屆共計獎助93位碩、博士生,發出的獎助學金計516萬元。

第七屆的論文奬助申請,經過評選,第一階段博士論文有1篇、碩士論文有21篇通過,基金會將先頒發每位1萬元的獎助學金,待明年第二階段審查通過,頒發餘額奬助學金。

這22位通過第一階段審查者,應於明(109)年8月前完成口試畢業,並繳交口試完成的研究論文一式三份,若遲交將不列入評選。

上述研究論文應包含:
(一) 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各500字以內,應列關鍵字。
(二) 論文本文:至少應包含研究問題、研究目的、文獻討論、研究方法、預期成果與貢獻、參考資料。若有問卷,則需檢附問卷。

基金會將邀請相關研究領域之國內知名教授擔任論文評審,擇優錄取,得不受需錄取至滿額之限制,並於110年10月15日前公布最後的奬助名單。

第七屆(2020年度)日月光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通過第一階段審查錄取名單公布如下,敬請查知。

●博士論文第一階段獎助名單(以下序號僅為排序之用,非關名次排名)
1.研究生:馬娜莎
指導教授:李奇旺
學校: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系
論文題目:
電結程序從工業廢水中去除與回收磷酸監及氰化物之機製與效率
Electrochemical crystallization for Removal and Recovery of Fphosphorus and Cyanide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Mechanisms and Efficiencies

●碩士論文第一階段獎助名單(以下序號僅為排序之用,非關名次排名)
1.研究生:戴裕洋
指導教授:吳紀聖
學校: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系
論文題目:
以雙胞反應器同步生產過氧化氫與氫氣
Producing Hydrogen Peroxide AND Hydrogen Simultaneously with Twin Reactors

2.研究生:黃子恆
指導教授:吳紀聖
學校: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系
論文題目:
以雙胞反應器進行光催化固定氮並同步處理廢水
Photocatalytic Nitrogen Fixation and S imultaneous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Twin R eactor

3.研究生:張睿耀
指導教授:侯嘉洪
學校: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
銅鈀雙金屬導電碳纖維之電催化膜應用於選擇性還原水中硝酸鹽氮
Pd-Cu conductive carbon fiber as an electrocatalytic membrane for selective reduction of nitrate

4.研究生:吳旻臻
指導教授:侯嘉洪
學校: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新穎複合式電極應用於選擇性除硼 之電容去離子技術開發
Development of Novel Composite Electrodes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Boron by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Process

5.研究生:陳冠宇
指導教授:侯嘉洪
學校: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以創新液流式電容去離子技術應用於零液體排放之研析
Application for zero liquid discharge using novel flow-electrode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6.研究生:林詠洲
指導教授:陳佩貞
學校: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論文題目:
普魯士藍有機金屬架構應用於環境有毒金屬污染復育及監測:探討鉈毒性去除及生物有效性預測
The Application of Prussian Blu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Monitoring of Toxic Metal Thallium

7.研究生:呂項筠
指導教授:陳佩貞
學校: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論文題目:
藉由奈米氧化金屬顆粒在水體中的行為預測青鱂魚的生物有效性與毒性:以奈米氧化銦為主要研究對象
Predicting bioavailability and toxicity in medaka via behavioral nalysi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in water: Indium oxide nanoparticles as the main focus

8.研究生:曾捷
指導教授:陳佩貞
學校: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
論文題目:
光電埤塘釋出鎵與銦對吳郭魚之暴露風險及毒性潛勢分析
Assessing the exposure risks and toxicity potencies of Ga and In in tilapia fish cultured in photovoltaic ponds

9.研究生:李雪菱
指導教授:童國倫
學校: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論文題目:
以單寧酸及二氧化矽奈米粒子製備用於乳化分離的傑努斯PVDF膜
Fabrication of Janus PVDF membrane decorated with tannin and sillica nanoparticles for emulsion separation

10.研究生:陳均澤
指導教授:闕蓓德
學校: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
高滲透率再生能源下的電網級儲能系統配置最佳化與效益評估
Optimizing and evaluating the deployment of grid-sca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ith high-penetration renewable energy

11.研究生:陳韻如
指導教授:楊文琪
學校:政治大學外交系
論文題目:
從氣候正義看德國氣候財務機制
Germany Climate Finance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mate Justice

12.研究生:邱冠閎
指導教授:鍾昇恆
學校: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論文題目:
商用碳紙基材於鋰硫電化學電池之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Carbon Paper as A Substrate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13.研究生:黃獻廷
指導教授:葉信富
學校: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論文題目:
以貝氏更新評估土壤水力參數不確定性對未飽和邊坡永續穩定化影響之研究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of soil hydraulic parameters on sustainable stabilization of unsaturated slope based on Bayesian updating

14.研究生:邱伊涵
指導教授:黃良銘
學校:成功大學環境工程所
論文題目:
實廠BioNET生物單元處理飲用水源中氨氮之效能評估與改善策略研究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Full-scale BioNET Biological Treatment Unit for Ammonia Removal in Raw Water of Drinking Water

15.研究生:張本橋
指導教授:黃良銘
學校:成功大學環境工程所
論文題目:
高科技產業廢水生物處理系統微生物活性鑑定技術建立與應用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high-tech wastewa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16.研究生:Rosalina Eka Praptiwi
指導教授:黃良銘
學校:成功大學環境工程所
論文題目:
廢水處理廠管線阻塞物組成份分析及來源追蹤及自動加藥控制系統改善的可行性評估
Eliminating pipeline blockage in semiconduct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source and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the potential of automatic control on adjusting coagulant dosage

17.研究生:黃浩銘
指導教授:黃良銘
學校:成功大學環境工程所
論文題目:
厭氧生物降解N-Methylpyrrolidone (NMP)代謝路徑與微生物生態
Anaerobic biodegradation of N-Methylpyrrolidone (NMP): metabolic pathwa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18.研究生:陳昀妤
指導教授:林進榮
學校:宜蘭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研究所
論文題目:
轉化廢電冰箱隔熱泡棉為汞蒸氣超高吸附容量之材料

19.研究生:李定祥
指導教授:黃郁慈
學校: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論文題目:
Anammox 顆粒汙泥去除效率比較與快速啟動條件之模擬
Comparison of Anammox granule and sludg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simulation of fast start up conditions.

20.研究生:曾博仁
指導教授:郭昭吟
學校: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論文題目:
以石墨相氮化碳/碳量子點/石墨烯氣凝膠合成非金屬複合式光觸媒還原水中六價鉻之研究
Study on Reduc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by Non-Metallic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Synthesis with g-C3N4 /Carbon Quantum Dots/Graphene Aerogel

21.研究生:黃宥燃
指導教授:崔砢
學校:明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論文題目:
結合台灣本土有益菌與電動力法移除土壤多種重金屬之研究

若有疑問請洽:(02)2691-5577 分機185  葉芷妤小姐

不畏濕冷  日月光熱情贊助政大馬拉松開跑

受到全球COVID-19疫情,許多運動賽事與活動因而取消,12月6日由日月光集團贊助2020政大校園馬拉松運動,為推廣全民運動的健康習慣,在兼顧防疫措施下如期舉辦,雖逢濕冷天氣,報名仍然踴躍,吸引近兩千人參加。

日月光集團財務長、政大經濟系校友董宏思(左四)與政大校長郭明政(左三)以及副校長、校友們共同鳴槍起跑。

馬拉松賽制分為休閒「走」馬組與競賽「跑」馬組。其中休閒「走」馬組以繞行的校內環山步道為主,不分組競賽,希望讓更多人感受校園的好山好水;而競賽「跑」馬組則加入校外路線。
 

張媽媽散播溫暖 慈愛人間

「張姚宏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簡稱張媽媽慈善基金會)今年邁入第四年,持續關懷弱勢如「樂學杉林」、「圓夢助學」、「吉祥樂學」與「行動醫療」等多項公益活動。其中「圓夢助學」紀錄片是第二年製作,經由實地走訪偏鄉學校,用寫實又不失純真的方式,記錄偏鄉學子在求學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與其兄妹為紀念母親所成立之張媽媽慈善基金會, 自106年成立以來,秉持張媽媽一生奉行廣結善緣、慈悲愛心、奉獻眾生的理念,辦理各項社會福利慈善公益事業。其中「圓夢助學」計畫從108年起開始,109年延伸至花東學校,兩年來提供897名學生,每人新台幣6,000元助學金,合計發出新台幣523萬8千元,希望扶偏鄉的孩子一把,讓他們在求學階段能夠適性發展,培養正向自信的學習態度,未來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張媽媽慈善基金會除頒發偏鄉獎助學金外,結合日月光投控所辦理的「吉祥樂學」專案已連續舉辦兩年,總經費逾700萬元,提供健康照護課程與培養長照專業人力,為政府的長照政策盡一分心力,並且協助長輩們正向、快活地迎接老年生活,成為陽光老人、創意老人、時尚老人以及公益老人。
 

「吉祥樂學」專案已經連續舉辦兩年,第一年總經費逾530萬元,其中張媽媽慈善基金會出資376萬元,佛光大學負擔156萬元。提供健康照護課程與培養長照專業人力,為政府的長照政策盡一份心力。

針對偏鄉學童全人發展以及增進多元知識學習的機會,捐助南投愛加倍家庭協會與全人教育關懷協會,合作辦理青少年課輔,以協會的在地性,用最直接的方式照顧、陪伴這群相對弱勢的孩子,輔導並提升他們的學業;同時在疫情期間,希望兩個協會透過課程與生活習慣的養成等方式,加強孩子們日常的防疫觀念,落實防疫在學習過程與日常生活中。為增進偏鄉學童多元知識,首次在高雄市杉林區,舉辦「日月光樂學杉林」少年暑期營活動,攜手文藻外語大學、銘傳大學及國際STEAM教育協會的優秀師資與教學資源,為當地學童帶來多元愉快的學習經驗。

「圓夢助學」計畫從108年起開始,希望扶偏鄉的孩子一把,109年延伸至花東學校。兩年來提供897名學生,每人新台幣6000助學金,合計發出新台幣523萬8千元。

此外,張媽媽慈善基金會也注意到社會上各個族群需求,貢獻不遺餘力,曾聯合內政部警政署與弱勢、孩童、流浪動物等22個社福團體,在台北松菸文化廣場,共同舉辦「愛在每一個角落」慈善園遊會,吸引上千位民眾前往選購義賣商品,響應愛心盛宴;邀請160位罕病病友及家屬,前往土城日月光廣場「湯姆熊歡樂世界」,讓小朋友盡情玩樂,也促成家長間的照護經驗交流,同時讓照顧的爸媽放鬆心境;捐款1,500萬元幫助花蓮,協助地震災區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等經費,期待幫助受災者勇敢地度過難關,儘速重建家園。

張媽媽慈善基金會今年邁入第四年,今天舉辦成果發表會,邀請高雄市茂林、桃源與那瑪夏的偏鄉國中校長以及媒體朋友,由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主持,一起關懷四年來如「圓夢助學」、「吉祥樂學」等多項公益活動的成果。

日月光投控集團行政長兼張媽媽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汪渡村表示,很開心今年有達到去年記者會中所許下的一些承諾,未來希望可以更加深入從國中、高中甚至大學,持續幫助這群孩子,除了助學之外,也希望可以把高科技帶到偏鄉,今年跟高雄市杉林國中合作,導入高科技電網的技術發電之外也可以監控用電,帶領孩子一起理解學校用電狀況以及節能觀念,未來期待一年可以鎖定一到兩間的偏鄉國中合作,期許這樣的願景可以跟偏鄉與學童實際上的需求連結,將資源確實發揮最大的效能。

高雄市桃源國中校長陳世明、高雄市那瑪夏國中校長洪自強、高雄市茂林國中校長王耀英代表出席,王校長代表致詞時表示,2020年是真的很悶的一年,很多的大型活動都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取消,張媽媽基金會是今年第一個來到偏鄉看這些孩子的一個單位,用最實質的方式來幫助這些孩子,感謝張媽媽基金會扶偏鄉孩子一把,讓他們在求學路上走得更順,也走得更長更遠。

基金會未來將繼續傳承並發揚張媽媽無私奉獻的精神,讓這股暖流生生不息,處處飄揚張媽媽的愛。

扶偏鄉的孩子一把 張媽媽基金會「第二屆圓夢助學」紀錄片連結:https://youtu.be/gUAsz878uv0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舉辦第六屆第二階段 環保論文獎助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11月11日舉行第六屆「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第二階段頒獎典禮暨論文發表會,計有1位博士、16位碩士獲獎,博士每人頒給7萬元、碩士4萬元,加上第一階段已頒發的獎助金1萬元,博士每人獲得獎助金為8萬元,碩士5萬元,第六屆頒贈17位碩博士獎助金共計90萬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元一(右)在頒發獎助金會場向與會者致詞。

日月光環保碩博士論文獎助第六屆第一階段頒獎,因應新冠肺炎防疫取消,並將獎助金於今年2月21日直接匯入獲獎同學帳戶中,現今疫情稍緩,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在今日舉辦第二階段頒獎暨論文發表會。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曾元一董事長致詞時表示,環保是非常專業且深奧的領域,大家在此領域交流非常重要,日月光文教基金會非常重視環境領域為社會貢獻,未來我們也將成立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在環保研究領域能給予更多的協助。
 

本屆日月光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得獎論文,內容相當卓越,例如台大環工所博士劉乃綾,針對廢水處理,以提高電容去離子之電極提升脫鹽效果,在兩種不同廢液測試取得改善,得以優化廢水處理效率等。
 
高醫大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系李秉衡,研究高雄那瑪夏在經過八八風災後,螢火蟲類黑翅螢,應用環拍機來偵測記錄光點與環境因子等,分析遺傳結構、分布地區,以減少光害對黑翅螢的傷害,及進行復育環境條件判斷可適性。
 
其他碩士論文,像台大環工所碩士張翊群,相較傳統的「哈伯法」使人類得以生產人工氨氮製作肥料,大幅提高糧食生產;若改使用光觸媒生產,同時還能降低溫室氣體與廢水排放,同時解決環境與能源問題。
 

台大碩士劉尚庚以台北市人口密集都會區為範例,規劃出永續城市必須系統,以因應各種氣候變遷之衝擊。屏東科技大碩士黃柏勳利用透水混凝土相對傳統道路使用不透水混凝土之優點,計算並實測面臨降雨量、抗壓強度、透水係數、孔隙率,且實作尋求減少作業時數。成大碩士曹鈞分析1980年至2017年間台灣七個南部集水區,不同參數推動下對於水資源流量的最佳控管方式。
 
本屆獲獎的博士為臺灣大學劉乃綾。碩士包括臺台灣大學陳凱婷、沈如妍、劉尚庚、張翊群、洪愷鈞,中興大學高安,成功大學曹鈞、賴奕丞、賴磬萱、王珮馨、盧宜均、陳欣雨,東華大學張智堯,屏東科技大黃柏勳,高雄醫學大李秉衡,宜蘭大學黃琮翰,計16名。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從2014年起舉辦環保學術碩博士論文獎助,積極培養環保學術人才,採取二階段審查並分階段頒獎,博士論文每名共獎助8萬元,碩士每名獎助5萬元,包括這次第六屆在內,已獎助17位博士、76位碩士,發出的獎助學金共計516萬元。目前正進行第七屆第一階段收件,預計12月15日公布第七屆第一階段審核通過名單。

 

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 展現日月光陽光活力企業運動形象

日月光集團今年首次贊助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簡稱:全大運)賽事,舉辦此次全國性賽事的運動,展現企業陽光活力的運動形象,讓全民動起來,讓各界選手看見高雄,更給運動員一個夢想成真的舞台。
 

全大運為大專校院學生體育競技最高殿堂,表現優異的選手,未來更有機會在世界大學運動會(2021年在中國成都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2021年在東京舉辦)的競技舞臺展現身手,締造佳績,為臺灣爭光!
 

全台共計153所大專院校參賽,來自全國超過萬名的選手與教練湧入高雄熱情參與,本屆賽事自即日起至11月4日共5天,進行「5球3道2射2擊,體重啦力田徑游泳」共18種競賽。
 

高雄睽違八年再次爭取舉辦全大運賽事資格,為期四天的競賽(109年10月31日~109年11月4日)以世運主場館為田徑賽事的主會場,競賽場地分佈於高雄市各地區,讓各大專院校好手相互切磋,展現平日努力練習的成果,日月光集團長期支持運動賽事舉辦,挹注資源共創台灣之光。 

日月光High Five,特別於開幕當天,替每一位選手加油打氣!

 

友站連結

贊助單位-日月光投控旗下子公司

聯絡資訊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48號14樓

TEL:(02)2691-5577 FAX:(02)2691-5192

Mail:ce.service@asehome.com

Copyright @ 2024 ASE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