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形,對照台灣的各縣市幸福指數也差不多,「小而美」是基本的要件,2018年天下雜誌所做的調查,馬祖排第一,再來是新竹市、金門、台東、花蓮,除了新竹市拜高科技齊聚外,其他幸福指數高的,是所謂的「鄉下地方」,小而美跟知足心態,較容易覺得幸福多一點。
電視台的哥斯大黎加專題,報導的焦點是咖啡莊園採咖啡的收成畫面,豐收容易使人滿足,而且採收的工人來自不同國家,哥國是一個種族融合且和諧的地方;哥國沒有軍隊,國防靠的是美國的協助,一個沒有軍隊,沒有槍炮聲的國度,有著百姓滿足,祥和的氛圍。
馬祖、金門,過去曾經歷經幾十年的緊張軍事對峙,如今解嚴了,阿兵哥人數驟滅,走在街道上,看到是熙嚷的觀光客。金門更因為有金門酒廠的挹助,縣民有配酒,每年多出數萬元的收入,對知足的金門人來講,有些幸福就自然洋溢在他們臉龐。
遠在後山的台東、花蓮,幸福指數的分數也遠遠超過西部一些較便利的城市,我在台東住過八年,對那裡的山與海,有一份特殊的熟悉跟情緣,居民務農的居多,種生薑、種釋迦,生計常常要躲著颱風,然而即使有時收成不好,我的鄰人宗親仍沒有太多怨,「日子都能過的去」,這是我每次回台東時,問侯他們「最近好嗎?」,最常得到的答案。
幸福,有時是種感覺,是種知足的反射,而不在人均年所得的高低,在哥斯大黎加的咖啡莊園如此,在我們「前線」金門、馬祖如此,在中央山脈另一端的台東、花蓮也是如此。
———————————————
林浚南
曾任自由時報記者、聯合晚報副主任、英文台灣日報社長
現為警政署新聞諮詢委員、日月光文教基金會總監